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资治通鉴》———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09-11-30 报纸名称:江西中医学院报
描述:【点击作者】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北宋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出生在一个官僚的家庭,曾经做过宰相,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历时十九年终编成《资治通鉴》。【情节缩微】《资治通鉴》全书共294卷,300多万字,另有《目录》、《考异》各30卷。取材于各种正史、野史、传状
七旬翁八年手抄《资治通鉴》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10-06-11 报纸名称:上饶晚报
描述:6月8日,70多岁的阎尚利老先生来到北京延庆县档案局,将自己历时8年完成、重达80斤的手抄本《资治通鉴》捐赠给档案馆珍藏。阎尚利是延庆县八达岭特区退休职工,自幼就酷爱书法,是延庆县的书法名家。“我1993年把《资治通鉴》读完,特别喜欢这本书,就起了手抄全书的念头。”1994年,阎尚利开始向他的“目标
“国学大讲堂”周六开讲《资治通鉴之晋纪》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10-07-29 报纸名称:吉林日报
描述:本报讯(记者龚保华)由省社科联、长春市孔子研究会、长春文庙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国学大讲堂”公益讲座,本周六(7月31日)上午在长春文庙文昌阁报告厅继续开讲。此次由长春市国风传统文化教育培训中心教师刘立强主讲《资治通鉴之晋纪》。西晋王朝衰弱空虚时期,中国北方长期陷于战乱,晋室政权流亡南方,建立了东晋。迁
汝州八旬老人续写《资治通鉴》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10-11-18 报纸名称:河南日报
描述:本报讯(记者马禄祯通讯员李伟恒贾志琼)十二载笔耕不辍,汝州市87岁老人著成68.4万字的《续资治通鉴》(明、清)。11月12日,记者见到了这位勤奋的老人——姚金鼎。姚金鼎,1923年10月出生于汝州市寄料镇小寨村,少年好学,课余浏览《资治通鉴》、《吕氏春秋》等历史典籍,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高中毕业
感悟《资治通鉴》子思论用才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10-03-09 报纸名称:南湖晚报
描述:众人观赏手抄本《资治通鉴》本报北京讯8日,70多岁的阎尚利老先生来到延庆县档案局,将自己历时8年完成、重达40公斤的手抄本《资治通鉴》捐赠给档案馆珍藏。阎尚利说:“1994年,我每天凌晨4点钟起床,写到早晨上班前8点,晚上下班后从7点钟一直写到深夜12点钟。”事实上,阎尚利早在1988年就身患肝癌。
手抄《资治通鉴》 8年磨秃500支毛笔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10-07-10 报纸名称:渤海早报
描述:众人观赏手抄本《资治通鉴》本报北京讯8日,70多岁的阎尚利老先生来到延庆县档案局,将自己历时8年完成、重达40公斤的手抄本《资治通鉴》捐赠给档案馆珍藏。阎尚利说:“1994年,我每天凌晨4点钟起床,写到早晨上班前8点,晚上下班后从7点钟一直写到深夜12点钟。”事实上,阎尚利早在1988年就身患肝癌。
令人惊讶 毛泽东为何将 《资治通鉴》读了17遍?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10-03-05 报纸名称:通辽日报
描述:据毛泽东的护士孟锦云(毛泽东生前戏称她为“孟夫子”)回忆,毛泽东的床头总是放着一部《资治通鉴》,这是一部被他读破了的书。有不少页都用透明胶贴住,这部书上不知留下了他多少次阅读的印迹。毛泽东晚年曾对人讲,他将《资治通鉴》这部300多万字的史书读过“一十七遍”。这真是一件令人惊讶的事!1956年,由当时
上页 1 2 3 ... 44 45 46 ... 171 172 173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