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司马光勤俭家风
作者:黄森林   出版日期:2016-02-28 报纸名称:潮州日报
描述: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留给后人的不光是妇孺皆知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和光耀青史的宏篇著作《资治通鉴》,同时他清廉俭朴,不事奢华的勤俭家风更是为后世传为美谈,津津乐道。司马光在洛阳编《资治通鉴》的时候,常常废寝忘食,有
司马光眼中的人才选拔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16-11-30 报纸名称:中国劳动保障报
描述:王兆贵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
司马光简朴自守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16-03-21 报纸名称:太原日报
描述:王兆贵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16-08-29 报纸名称:信阳晚报
描述: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光山历史悠久。周为弦子封国,故称“弦”。春秋属楚;秦代辖于九江郡。光山一直是豫南的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重地,有文字可考的历史5000余年。光山地域是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的结合部,这里的风土人情、民俗民习、语言发音,与地处中原腹地的河南主体差异较大,但也异于湖北、安徽相邻诸县,形成自己独
司马光的人品和家风
作者:王兆贵   出版日期:2016-11-03 报纸名称:洛阳日报
描述:司马光素以俭朴自守。在洛阳编修《资治通鉴》时,他住在城郊西北的一个小巷中,居所极为简陋,仅能挡风遮雨。夏天为避暑热,他请工匠挖地丈余,用砖砌成地下室,读书写作于其间。大臣王拱辰当时亦居洛阳,所建宅第凌天高耸,最上一层称朝天阁,洛阳人戏称:“王家钻天,司马入地。”司马光不收任何人送给他的礼,就连皇上的
司马光的宴聚规约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16-02-05 报纸名称:义乌商报
描述:北宋元丰五年(1082),宰相富弼退休后闲居洛阳,好友文彦博时任洛阳留守。一次,富弼向文彦博提议,由二人牵头,组织一些年龄相仿、资历相当、性情相投、口碑良好的老领导,仿唐代白居易“香山九老会”形式,置酒相乐,定期聚餐。文彦博非常赞同富弼的提议,一拍即合。于是,他们组织当时居住于洛阳的部分已经退休或即
司马光警枕励志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16-07-22 报纸名称:今晨6点
描述:司马光是我国北宋时代的大学问家。他小时候自己觉得记忆力比较差,所以读书时,他会读了一遍又一遍,直到读得滚瓜烂熟,才肯休息。司马光从小到老,一直坚持不懈地学习,做官之后反而更加刻苦。他住的地方,除了图书和卧具,再没有其他珍贵的摆设。卧具很简单:一架木板床,一条粗布被子,一个圆木枕头,为什么要用圆木枕头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