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司马光的用人观选用干部不能任人唯亲
-
作者:
匡吉 来源:民主与法制时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唐朝有个宰相叫崔甫,他当宰相不到200天,就选了800名官员。唐德宗问他:有人说你用的人多沾亲带故,为什么?崔答道:臣为陛下选用百官,不敢不认真负责;如果是我从来不认识的人,我怎能看他的德才来选用呢?唐德宗认为有道理。北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提到这件事时,提出异议:“夫天下之贤,固非一人所能尽也,
-
《资治通鉴》中的司法智慧
-
作者:暂无 来源:民主与法制时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资治通鉴》作为我国编年体史书的代表性著作,虽然其写作初衷在于“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即主要着眼于国力的强弱、政治的得失,但每每仔细品读,就会发现其中有司法智慧之光在闪烁。这对于我们今天的立法、执法乃至稳定基层司法队伍、推进司法改革等诸多方面的工作都有着积极的启发意义。我
-
《资治通鉴》中的司法智慧
-
作者:暂无 来源:民主与法制时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资治通鉴》作为我国编年体史书的代表性著作,虽然其写作初衷在于“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即主要着眼于国力的强弱、政治的得失,但每每仔细品读,就会发现其中有司法智慧之光在闪烁。这对于我们今天的立法、执法乃至稳定基层司法队伍、推进司法改革等诸多方面的工作都有着积极的启发意义。诚
-
《资治通鉴》中的司法智慧
-
作者:暂无 来源:民主与法制时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资治通鉴》作为我国编年体史书的代表性著作,虽然其写作初衷在于“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即主要着眼于国力的强弱、政治的得失,但每每仔细品读,就会发现其中有司法智慧之光在闪烁。这对于我们今天的立法、执法乃至稳定基层司法队伍、推进司法改革等诸多方面的工作都有着积极的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