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资治通鉴》也是选官用人通鉴(四)
-
作者:
曾曦花 来源:人才就业社保信息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到司马光的时代,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已经非常完备,而又出现了新的困局。一个人能否做官,能够做什么级别的官,不是哪个人可以说了算的,而是通过严格的资历体系各项指标的计算得出来的。用苏轼的话说,“今举于礼部者,皆用糊名易书之法,选于吏部者,皆用长守不易之格”。所以,他提出了任人与任法的两难抉择问题,即选官用
-
《资治通鉴》也是选官用人通鉴(一)
-
作者:
暨喆 来源:人才就业社保信息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资治通鉴》也是选官用人通鉴(一)《资治通鉴》是以三家分晋开篇的,司马光为了论述其关于用人标准的理论,在叙述三家分晋的事件之后,追述了五十年前三家灭智伯之事,并由此引发了一段长篇的关于才德关系的议论。原本是智家的势力最大,为什么没多长时间就被赵家消灭了呢?司马光通过鲜明的对比,用事实回答了这个问题。
-
《资治通鉴》也是选官用人通鉴(二)
-
作者:
曾曦花 来源:人才就业社保信息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在政治生活中,一个人的德还体现在器识上。一个具有担当意识和包容能力的人,才能真正称得上是“器识宏伟”。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特别强调器识。在记唐代儒将裴行俭去世时,司马光又追述其担任吏部侍郎时“有知人之鉴”,通过裴行俭对包括“初唐四杰”在内的几位年轻士子发展前途的判断并得到应验的事例,表达了“士之致
-
《资治通鉴》也是选官用人通鉴(三)
-
作者:
曾曦花 来源:人才就业社保信息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在用人思想中,司马光对人才并不一味地求全责备,而是主张随器授任。在《资治通鉴》中,他非常注意选取那些“用人如器,各取所长”的言论。《资治通鉴》中最推崇的用人成功的君主当数唐太宗,其中最突出的是唐太宗驳斥封德彝错误人才观一事。唐太宗即位之初,就要求担任宰相的封德彝去考察和举荐人才,但许久都没有推荐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