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有研究推断“司马光砸缸”发生在耀州
-
作者:暂无 来源:铜川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张文顺画作《司马光砸缸》本报讯记者刘冰剑报道:司马光砸缸是我国古代反映智慧儿童的典型故事。然而,司马光砸缸的具体地点在哪里,史书并无明确记载。我市国家一级画家、群众文化专业研究员张文顺潜心研究《宋史》等相关文献后推断:司马光砸缸地应在我市耀州区,砸的极有可能是耀州窑产的陶缸。张文顺建议我市修建司马光
-
固镇小学生演绎现代版“司马光砸缸”
-
作者:暂无 来源:蚌埠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靳瑾)眼见小伙伴落入水中,有人失声大哭,有人不知所措,固镇三小五(2)班的陈岩却如“司马光砸缸”般机智冷静救出了落水儿童。危急时刻,学校平日的安全教育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不久前的一个周六下午,在固镇县王俭村,几个小伙伴沿村里小路骑自行车。到了一个下坡,骑在前面的欣欣停下来拾东西,后面的来不
-
古代土豪什么样?寇准被司马光当勤俭反面教材
-
作者:暂无 来源:新侨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前些天一则新闻说,有澳大利亚公司生产专供“土豪”的黄金厕纸,每卷纸价值八百万元。还有报道说,有“土豪”在网上选购一种“黄金丸”,服用后排泄物便会变得“像金子一般闪闪发光”。如此视金钱如粪土的举动,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实际上,要是往回走几百年,古代土豪们的奢侈生活一点也不比现在“逊色”。后蜀国君孟昶
-
史上最佳编辑司马光:妙笔整合千年新闻
-
作者:暂无 来源:发展导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历史是过去的新闻,新闻是将来的历史,它们的共同点在于:记录。一个时代过去后,专门有帮人负责将这些实录等资料编纂起来,这种史官就是新闻编辑。这些编辑当中,最了不起的是司马光,他编纂了中国史上最了不起的新闻作品集《资治通鉴》。司马光二十岁中进士,然后为去世的父母守孝一段时间,再出来参加工作,到68岁去世
-
古代土豪什么样?寇准被司马光当勤俭反面教材
-
作者:暂无 来源:通辽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核心提示:后来,司马光教育儿子时,就干脆以寇准的故事作为反面典型,动辄以“近世寇莱公(准)豪侈冠一时,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等为说教之词。前些天一则新闻说,有澳大利亚公司生产专供“土豪”的黄金厕纸,每卷纸价值八百万元。还有报道说,有“土豪”在网上选购一种“黄金丸”,服用后排泄
-
“司马光砸缸”可能发生在耀州
-
作者:暂无 来源:阳光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司马光砸缸”是我国古代反映智慧儿童的典型故事。然而,司马光砸缸的具体地点在哪里,史书并无明确记载。铜川市国家一级画家、群众文化专业研究员张文顺潜心研究相关文献后推断:司马光砸缸地应在铜川市耀州区,砸的极有可能是耀州窑产的陶缸。司马光(1019年11月~1086年),北宋史学家、文学家,曾主持编纂了
-
抄录司马光《训俭示康》有感而作序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读司马光此篇鸿文——《训俭示康》,如甘露润喉、清酒透脾,通塞开淤、心境渐明,观当今之社会,奢靡之风日盛、斗富之气渐浓,为官者腐败受贿,视民如草芥,为商者唯利是图,造假售假,官商勾结,害民之健康,廉政乃成一句空话,歌厅林立,浴足总总,盛宴不散,舞会通宵,香车宝马,豪宅别墅,食客酒友,情人成串,灯红酒绿
-
“司马光砸缸”可能发生在耀州
-
作者:
刘洁 来源:阳光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张文顺的画作《司马光砸缸》“司马光砸缸”是我国古代反映智慧儿童的典型故事。然而,司马光砸缸的具体地点在哪里,史书并无明确记载。铜川市国家一级画家、群众文化专业研究员张文顺潜心研究相关文献后推断:司马光砸缸地应在铜川市耀州区,砸的极有可能是耀州窑产的陶缸。司马光(1019年11月~1086年),北宋史
-
给美国小学生讲“司马光砸缸”
-
作者:
陈心想 来源:中国教师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几年前,我在明尼苏达大学读书的时候,一位美国朋友邀请我去教会学校给小学生讲中国古典故事。我挑选了“司马光砸缸”这个中国孩子耳熟能详的故事。当讲到一个小朋友掉到水缸里时,我问孩子们,如果他们看到有人掉到水缸里会怎么办。孩子们很兴奋,答案千奇百怪。有人马上回答,拨打“911”,这是美国的危机求助电话。有
-
司马光: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
作者:
张笑 来源:检察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对我们多数人来说,司马光这个名字是和砸缸联系在一起的。此外我们所知道的就是他那部巨著《资治通鉴》。其实真正让司马光在历史上赢得巨大声望的还是他一生的磊落和廉洁。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就为官清廉,勤政爱民,生活十分朴素。他家一贯粗茶淡饭,绝不奢华。即使招待上等官员,也只是用当地的山果、土产的蔬菜,而且也只
上页
1
2
3
...
8
9
10
...
31
32
33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