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武汉大学珞珈人文大讲堂开讲《资治通鉴》
-
作者:暂无 来源:长江商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清华大学教授张国刚做客武大解读《资治通鉴》。受访者供图长江商报消息本报讯(记者周蓓通讯员程媛)作为一名领导者,应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而人文科学知识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领导者的视野、修为、思维模式和人文底蕴决定了事业发展最终所能达到的高度和长度。近日,武汉大学珞珈人文大讲堂举办了一场“《资治通鉴》与家
-
十年磨一剑,诸暨历史爱好者 续写《资治通鉴》400余万字
-
作者:暂无 来源:天天商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北宋大文学家、史学家司马光,历时19年完成了名垂青史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而在诸暨市,一个非史学专业的公务员吴海京,穷十年之功,七易其稿,用文言文完成了400余万字的《资治通鉴续纪》。写史书本是一件枯燥的事,而如今能够潜心“十年磨一剑”的更是少之又少,吴海京的行为不能不说是一个壮举。《资治通鉴续纪
-
36岁公务员文言文续写《资治通鉴》耗10年写400万字三百三十八卷
-
作者:暂无 来源:辽沈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北宋大文学家、史学家司马光,历时19年完成了名垂青史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而在诸暨市,一个非史学专业的公务员吴海京,穷十年之功,七易其稿,用文言文完成了400余万字的《资治通鉴续纪》。写史书本是一件枯燥的事,而如今能够潜心“十年磨一剑”的更是少之又少,吴海京的行为不能不说是一个壮举。《资治通鉴续纪
-
中甲球员文言文道别惊呆众人自曝喜欢看资治通鉴
-
作者:暂无 来源:黄河口晚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12月23日,湘涛球员谢维超在其新浪微博宣布告别湘涛,与告别本身同样令人震惊的,是谢维超的文言文功底。谢维超的微博非常有意思,有很多朗朗上口的语句,这条告别的文言文就是代表之一,他笑着解释说:“没事时喜欢看看《资治通鉴》之类的书,本来就没怎么上学,再不学习就落伍了。”微博上,球迷大羽也作了一首打油诗
-
毛泽东读过17遍的《资治通鉴音注》主要创作地在浙江新昌而不是广东新昌
-
作者:暂无 来源:绍兴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想想也怪,中国人好像天生个个都是“政治家”,因为中国传统政治的运作方式就是“人治”,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就是“治人”,不论是“人治”还是“治人”,都离不开权、术、智、谋。仁者当权,智者识权,多谋者运权,善术者使权,恐怕是传统中国“人治”与“治人”最为理想的“四套马车”。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其本意是
-
去找司马光
-
作者:暂无 来源:读读写写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去找司马光
-
司马光的俭朴
-
作者:
本刊辑部 来源:求学(高分作文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教育儿子说:“我本来出生于清寒的家庭,清白的家风世代相传。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养成了不喜欢豪华奢侈的性格。记得小时候,大人给我穿装饰有金银的华美服装,我就觉得脸红害羞,常常脱下来,扔在一边。20岁那年,我中了进士,在皇帝亲自举力的琼林宴上,大家都戴花,唯独我不戴。同科考中的人告诉我说,这花是皇帝所赐,不能不戴,我才勉强插了一枝。多少年来,平日穿的只要能够御寒,饮食只要能吃饱就行了,从不追求豪华奢侈的生活。
-
假如宋江与司马光斗富
-
作者:
本刊辑部 来源:头等舱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两个著名的人物,一个叫宋江,另一个叫司马光。 司马光是个政治家,同时也是个史学家。而我们最熟悉的宋江则是文学家施耐庵在《水浒传》里打造出来的那个艺术形象。虚构的艺术形象跟真实的历史人物本来并不适合放在一起比较,但是今天我们偏要比较一下。 首先不妨先比比宋江和司马光的家世。跟宋朝大部分官员一样,司马光是个不折不扣的官二代——其父司马池在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做过县令。
-
司马光,你干嘛砸缸?
-
作者:
豆丁 来源:初中生学习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司马光,你干嘛砸缸?
-
论司马光与北宋青苗法
-
作者:
王显非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常平新法 青苗法 司马光 北宋
-
描述:过往我们常将司马光对青苗法的否定以及要求全部废罢的态度和做法,作为把司马光打入是守旧派代表的重要论据。本文从司马光反对青苗法的动机、理由和后果等方面入手,以时代背景为参考,对司马光和青苗法作出公允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