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周乡村:光山县的“周庄”
-
作者:暂无 来源:乡村科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社区建设 占补平衡 区域面积 周庄 乡村 农村社区 光山县 法制建设
-
描述: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周乡村是孙铁铺镇人口最多、区域面积最大的行政村。近年来,周乡村三委班子率领全村干部群众,勇当试验区建设的排头兵,使一个省级贫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可喜变化。周乡村位于孙铁铺镇西部3.5千米。近年来,为加快改变落后面貌,周乡村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村三委班子的重点工作,聘请权威部门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行了科学的高标准长远规划:计划到2025年新建农民新居1000户,社区人口达到5000人;完成拆旧区56户,复垦耕地5.3公顷,实现了拆旧建新在用地上占补平衡。周乡村新型农村社区已成为光山县十大
-
周乡村:光山县的“周庄”
-
作者:暂无 来源:乡村科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周乡村:光山县的“周庄”
-
光山县:三大特色产业利农惠民
-
作者:暂无 来源:河南科技(乡村科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光山县:三大特色产业利农惠民
-
光山县 信息化提高审计效率
-
作者:
詹祥银 来源:理财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审计效率 项目收费 审计人员 数据分析 数据信息量 财务收支审计 县审计局 公立医院 数据比对 医疗服务项目
-
描述:光山县审计局针对医院数据信息量大的特点,巧用计算机数据比对,有效提高了审计效率。该局在对县某公立医院开展财务收支审计时,审计人员采取"一抽、二比、三核、四查"的方法,通过随机调取住院病人"一日费用清单"进行数据分析比对,检查医疗违规问题。通过审计,该局对某医院存在的自立项目收费、私自加价收费、术中重复收费等违规行为进
-
光山县火居道丧葬仪式音乐的传承方式
-
作者:
王青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丧葬仪式音乐 传承方式 火居道
-
描述:光山县火居道丧葬仪式音乐,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在不断的发展,吸收了很多当地的民俗民风,展现了光山县火居道的文化底蕴,其音乐的传承也是遵循一定的轨道。光山县的丧葬音乐主要是来自火居道教音乐,道士的学习传式主要有三种:1.口传心授;2.拜师学艺;3.剽学。
-
光山县农村小型公益设施管护研究
-
作者:
李晓煜 来源:当代农村财经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广场 项目主管部门 小型农田水利 公有资产 舆论监督作用 管护工作 综合生产能力 农开 公益事业建设 公益设施
-
描述:近年来,国家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与农民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农村道路、文化体育、安全饮水、农村能源、小型生态公益林、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等农村小型公益设施(以下统称农村公益设施)得到改观,为建设美丽乡村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农村公益设施建后管护现状堪忧,如得不到重视,将对提升农村公益设施使用效益、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带来不利影响。本文从光
-
信阳市光山县城市防洪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措施
-
作者:
杨行运 来源:城市道桥与防洪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城市防洪 对策 问题 非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
-
描述:该文简要介绍了光山县城市防洪工程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水利角度,对山丘区县城的防洪排涝对策与措施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提高了县城防洪与治涝标准,为全国山区或丘陵地带县城排水防涝规划编制和实施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
光山县农村塘坝整治工程设计技术探讨
-
作者:
陈冬梅 李辉 黄喜良 来源:创新科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探讨 设计技术 塘坝
-
描述:塘坝是在山区或丘陵区修筑的一种小型蓄水设施,蓄水量在10万m3以下,用来集聚附近的雨水、泉水、拦截和贮存地表径流,以满足农业灌溉、生活、生态用水需要。本文针对塘坝整治工程设计技术与同行商榷,共同推进塘坝工程设计技术进步。
-
光山县农村小型公益设施管护研究
-
作者:
李晓煜 来源:农村财政与财务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光山县农村小型公益设施管护研究
-
吐丝结茧 躬耕前行:记光山县南向店二中教师李万国
-
作者:
王刚 来源:党的生活(河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师专 综合征 大别山 乡村教育 毕业 光山县 人生 乡村教师
-
描述:大别山脚,栗木苍苍,他用执着和信念谱写人生篇章;晨光中,他蹒跚而行,暮色里,他佝偻而归;白发湮没厂青春,岁月吞噬了健康。李万国,一位普普通通的乡村教师,虽身患白塞氏综合征,举步维艰,却用自己瘦弱的身躯与忘我的精神,书写着平凡而伟大的人生。坚守中,收获希望 1996年8月,年仅21岁的李万国从南阳师专毕业后,毅然回到了大别山下的光山县南向店二中,踏上乡村教育的“三尺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