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司马光事迹诗文系年
-
作者:
向有强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事迹 司马光 系年文 系年诗
-
描述:北宋司马光是集官僚、学者、文人等身份于一身的复合人才,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和文人。他的生平事迹,前人有年谱三种,但多有缺漏舛误;他的文学创作,研究方兴未艾。目前对司马光的研究,多集中在史学、思想与历史评价上,要想对这样一个人物作更深入客观的了解,毫无疑问,最基本的一步是把司马光的文集进行编年。 这个任务由本论文承担。因此本论文的主要工作,一是完善生平事迹的谱录,二是对司马光的诗文作品予以初步的系年考证。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考证,尤以诗歌系年部分用力最深。这部分内容我首先
-
司马光家庭教育思想研究
-
作者:
刘文升 来源:河南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宋代 司马光
-
描述:家庭教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司马光作为一个政治家、史学家,在家庭教育方面也颇有建树,其《温公家范》、《训俭示康》、《司马氏书仪》、《戒子孙文》等家庭教育著述,不仅把中国古代的家庭教育理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且他所倡导的“孝道教育”、“诚信教育”、“谦恭教育”、“正面教育”、“俭朴教育”、“遗子孙以德”等教育主张对当今我国家庭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本文在对“家庭”及“家庭教育”等关键词进行解读的基础上,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司马光家庭教育思想加以阐释:一是分析司马光家庭教育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二是对
-
苏轼与司马光《中庸》诠释比较研究
-
作者:
赵兴余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庸》 司马光 苏轼 诠释比较
-
描述:《中庸》地位自唐代中后期开始上升,盛于宋代,最终成为四书之一,其地位在宋代地位上升的原因有很多,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宋儒对它的研究。剖析宋初儒者对《中庸》的研究对于探讨宋代学术史乃至整个中国思想史的发展都有重大价值,但是学术界对此研究还十分薄弱,有鉴于此,本文对宋儒司马光、苏轼《中庸》诠释进行比较研究。文章内容如下:第一章引言,第二章主要简述苏轼、司马光对《中庸》诠释的社会背景。佛道对儒学的挑战,以及汉唐以来对《中庸》的诠释以及同时代重要人物对《中庸》的诠释,这成为苏轼和司马光《中庸》诠释的社会背景,为下面
-
司马光政治思想考论
-
作者:
毕游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史论 政治思想 司马光
-
描述:史论是表达思想的一种形式。司马光在其史论中表达了他的政治思想。司马光的政治思想有两个鲜明特征,即“务实”与“中和”。本文以《资治通鉴》和《稽古录》中的“臣光曰”为研究对象,以司马光“务实”与“中和”的理论特征为视角,分别从其治道思想、尊君思想和贤能思想三个方面,来对司马光的政治思想进行梳理和探讨。在治道思想方面,司马光将礼治放在国家政治的首位,认为维护礼法秩序是天子最重要的职责。司马光强调礼的内容与形式相统一,既反对只重内容而忽视形式,也反对只重形式而忽视内容。司马光同时也有明显的法治思想,他在公私、权柄
-
司马光交游考述
-
作者:
刘丽丽 来源:郑州大学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司马光 交游 宋代文献
-
描述:司马光在历史上一向以政治和史学著称,同时在经济、军事、文学上也有一定的成就。本论文以司马光的交游为切入点,把司马光的研究置于他与时人的交游中进行专题性的、基础性的研究,从人生的各个方面展现司马光的阅历风范、思想体系、价值观念、性格特征等,展现其性情、好恶、胸襟等心灵世界,表现司马光在当朝政治、历史、经济、文学等方面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本文以司马光为中心研究对象,以交游为主要形式和研究的切入点,以当朝与其有所交游的一些典型的交游人物为次来构架全文,选择进行研究的七类十五个交游对象涉及哲学家、政
-
司马迁司马光政治思想之异同
-
作者:
贾俊逸 来源: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资治通鉴 司马迁 史记 政治思想 司马光
-
描述:司马迁和司马光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他们的政治思想是我国古代思想宝库中的奇葩,给予我们很多的启示。虽然这两位先贤距离我们时间跨度久远,但是他们关于治国富民的政治思想却经历了一两千年传承至今。正因如此,即使在今天这两位先贤的思想依然值得我们探索。他们二人的民本思想,人才思想时至今日依然是我们的重要参考,此外他们二人对一些史实的认识也有不同,这些也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导论,并就对选题原因及现实意义、研究现状、难点和创新等进行了论述。第二部分对二人政治思想的来源及形成过程进行了探究
-
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司马光政治哲学研究
-
作者:
尹佳涛 来源:南开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政治哲学 王安石 《资治通鉴》 司马光 儒家
-
描述: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作为北宋时期杰出的历史学家和影响卓著的政治家,司马光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总结。在司马光的历史著作中,全面贯穿着儒家伦理纲常和价值评判。在从政期间,他系统地提出改革政治弊端的主张和措施。熙宁年间,他是反对王安石变法的领袖,元祜主政后他又全面废除新法。在司马光去世后的一千年里,对他的政治思想的评价出现许多争论。现在我们重新评价其政治立场,梳理其政治哲学,不仅是历史研究的需要,同时也对今天的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司马光是在天人关系的宏大背景下,审视人
-
关于司马光社会历史观的几个问题
-
作者:
巫蓉 来源:安徽大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礼治思想 司马光 民本思想 君主论
-
描述:礼治思想、君主论、民本思想、民族思想是司马光社会历史观组成的有机联系的几个方面。以礼治思想为核心,阐述为君之道,重视以民为本,并将这种思想延伸到处理民族关系中去。“礼治”思想是司马光社会历史观的核心,是他对先秦以来历史和本朝政治长期研究、是他为当世和后世帝王维系封建王朝而开出的灵丹妙药,其丰富的“礼治”思想在很多方面表现出合理性的价值。他说:“礼之为物大矣!用之于身,则动静有法而百行备焉;用之于家,则内外有别而九族睦焉;用之于乡,则长幼有伦而俗化美焉;用之于国,则君臣有叙而政治成焉;用之于天下,则诸侯顺服
-
北宋中后期士大夫的女性观:以王安石、司马光、程颐、苏轼为例
-
作者:
张波 来源:河北大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观 士大夫 北宋
-
描述:北宋中后期,儒者多具有经世致用的儒家价值观和积极入世态度且多参与政事,他们对于国家政治的关注、社会问题的反思以及文化秩序的重建都有着不同于以往的思考,以王安石、苏轼、司马光、程颐为代表的士大夫阶层,将他们的学术思想积极运用于政治改革之中,提出了一系列政治改革方案,然而与他们在思想学术、文学艺术上的巨大成就相比,他们积极的政治参与和政治实践很难说是成功的。在这种历史大背景下,宋代的妇女生活及其地位也发生了变化。陈东原曾指出:“宋代实在是妇女生活转变的时代”,这种转变影响范围是很大的,涉及女性在婚姻、法律、经
-
司马光的诗歌与其思想之关系
-
作者:
王守芝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司马光的诗歌 内容特质 思想 艺术特色
-
描述:北宋中期,出现了许多名臣诗人,欧阳修、王安石当然是其中的翘楚。此外,司马光、富弼等人,也应列入其中,虽然他们的诗歌没有达到欧、王的高度,但他们作为诗人群体,对诗史发展的贡献,不容忽视。从研究现状来看,探讨欧、王诗歌的论著不少,对名臣诗人中其他人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探讨司马光历史观的成就也很多,而比较全面、系统地研究司马光诗歌的成果尚未见到。欧、王的研究者多,这不以为奇,司马光诗歌的研究者甚少,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司马光的史学成就更高,掩盖了他诗名;另一方面可能是他的诗歌,总体艺术成就不高,不太有人注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