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0图]资治通鉴 8
-
作者:
宋 司马光撰 何香久审订 来源: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古代史 中国 编年体
-
描述:资治通鉴 8
-
[0图]资治通鉴 第4卷
-
作者:
宋 司马光撰 来源: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史籍 古代史 中国 编年体
-
描述:资治通鉴 第4卷
-
[0图]资治通鉴 第20册
-
作者:
宋 司马光 来源:北京:中华书局 年份:1956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古代史 中国 编年体
-
描述:资治通鉴 第20册
-
[0图]资治通鉴 第2册
-
作者:
司马光撰 来源:长沙:岳麓书社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古代史 中国 编年体
-
描述:资治通鉴 第2册
-
[0图]资治通鉴 第1册
-
作者:
司马光 来源:北京:华龄出版社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史籍 古代史 中国 编年体
-
描述:1103010303
-
[0图]资治通鉴 第2册
-
作者:
司马光 来源:北京:华龄出版社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史籍 古代史 中国 编年体
-
描述:资治通鉴 第2册
-
略谈《春秋》与《资治通鉴》的相承关系
-
作者:
龙小军 来源: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联系 《资治通鉴》 编年体 《春秋》
-
描述:《资治通鉴》(下简称《通鉴》)作为贯通古今的编年体史书,是中国史学界的一大创作。虽然司马光作《通鉴》在体例上多从荀悦《汉纪》,但编年体最早创自《春秋》,因此,笔者认为,《通鉴》和《春秋》存在一定的相承关系。
-
《资治通鉴》成就的原因浅析
-
作者:
王秀彦 来源:邢台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史学名著 《资治通鉴》 体大思精 编年体
-
描述: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是我国史学史上一部史学名著,它贯通古今、体大思精,自问世以来备受世人赞誉,对我国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其伟大的成就,人们已经耳熟能详,但是就其成就的原因,却少有系统的分析和探讨。本文拟从它成就原因方面做一分析、探讨,以期有益于我们的学习和研究,并就教于方家。
-
《续资治通鉴长编》编纂考
-
作者:
曹之 来源:图书馆员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续资治通鉴长编 编年体 研究
-
描述:《续资治通鉴长编》编纂考
-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
作者:
韩勇 来源:山东大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资治通鉴》 司马光 儒家文化 编年体
-
描述:司马光是我国宋代著名史学家,他编撰的《资治通鉴》是与司马迁的《史记》相媲美的史学名著。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北宋和平稳定的政治文化环境和繁荣的经济,为史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和物质条件。尤其是儒家文化,这时已进入高度发展时期,儒家文化的核心即儒学,已由汉学发展为宋学,由训诂学发展为义理之学。宋学百花齐放,学派林立,充分展现了儒家文化的创造性。唐宋史学随着儒家文化的大发展而日趋繁荣,成果丰硕。以上这些优越的条件,都为司马光登上史学的又一个高峰铺平了道路。司马光是时代的弄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