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 (1)
学位论文 (1)
按栏目分组
司马光文献 (2)
按年份分组
2013 (1)
2011 (1)
按来源分组
史学史研究 (1)
山东大学 (1)
相关搜索词
司马光的易学思想:以《温公易说》为主要解读对象
作者: 李建平  来源:山东大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司马光  易道  正心  中正 
描述:作为史学家和政治家的司马光,是名流千古、万世传诵不息的,其史学巨著《资治通鉴》网罗宏富,体大思精,是我国史学史上最伟大的史学巨著之一;而作为哲学家的司马光,却是湮没无闻,直至20世纪80年代才被列入哲学家之流,其哲学思想才受重视。有鉴于学界目前对司马光哲学思想中的易学研究比较分散,本文试图做一些努力,希冀在前辈的基础上对《温公易说》做一个比较全面的研究,以便从中窥见司马光易学思想之全貌。研究一部著作,不能脱离作者的时代背景。北宋初期,政治、社会、经济等领域面临着一系列的改革,为维护王朝的统治,实现儒家“内
司马光的易学历史观探析
作者: 章伟文  来源:史学史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义与数  阴与阳  显与微  易学历史观  司马光  易道 
描述:本文主要探讨司马光的史学与其经学之一的易学之间的关系。司马光通过其易学形式表达了独具特色的历史观。他提出"易道"的观念,认为"凡宇宙之间皆易",易就是"阴阳之变"、"五行之化",这就对自然和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性原则作出了界定;又提出"圣人作《易》,为数亦为义,义急、数亦急",以"义"与"数"作为历史发展普遍性原则的重要内容;并认为《易》是对易道的表征,《易》有"见微而知彰、原始而知终"的史学功能;在探讨自然和人类历史存在的形式时,司马光还提出"阳非阴不成,阴非阳不生,阴阳之道表里相承"的观点,为人类社会历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