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古代王朝的“官职冗滥”现象
-
作者:
王子今 来源:学习时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食货志 宋仁宗 旧唐书 国家财政收入 司马光 王朝 新唐书 不正当竞争 官职 行政官员
-
描述:行政官员人数的膨胀,导致行政机构的臃肿。对于这种现象,中国传统政治术语称作“官职冗滥”。不必要的多余的行政官员,通常称为“冗官”、“冗吏”。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法律文书《秦律十八种》中的《金布律》和《效律》,都说到秦代已经有了“冗吏”称谓。汉代的《史晨碑》也有“冗吏”字样。可见在中国专制主义政体初步形
-
全文:,以为“甚费府库”(《旧唐书·文苑传中·许景先》)。唐文宗时刘蕡所谓“国廪罕蓄,本乎冗食尚繁”(《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说国库空虚,正是因为冗官太多,也指出了同样的问题。 $$宋代官僚机构的“冗滥
-
读《资治通鉴》札记:唐代文散官的级数
-
作者:
张洁 来源:苏州文博论丛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职事 旧唐书 胡三省 贞观 级数 中散大夫 司马光 武德令 代文
-
描述:,并为京职事官。州、县、镇、戍为外职事官。自开府仪同三司至将仕郎,二十八阶,为文散官。"唐代官员制度有两个最基本的序列,即职事官和散官序列。实际职守叫职事官,而散官主要表示其资历。《旧唐书》卷四十二《职官一》云:"凡
-
读《资治通鉴译注》(战争卷)
-
作者:
蓝天海 来源:史学史研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南齐书 旧唐书 史书体例 七国之乱 主要表现 司马光 战争 我国古代 史家
-
描述:我国古代史家素重文笔,曾巩在《南齐书目录序》中说,史书应做到“其明必足以周万事之理,其道必足以适天下之用,其智必足以通难知之意,其文必足以发难显之情。”把史书的“文”,与“明”、“道”、“智”相并列,意即文笔与观点、内容、编纂等等,都是有着同样重要的。刘知几说史有三长。他所说的“才”,与文笔也有很大的关系。章学诚在《史德》篇中,也说“非才无以善其文”,明确指出了文笔生动与否乃是表现史才的一个重要方面。史书的文笔,主要表现在写入能否使读者如见其面,写事能否使读者如临其境。特别是对于历史上那种波澜壮阔的战争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