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光山换上绿装生态、经济变样
作者: 康继民  来源:农业现代化研究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毁林开荒  竹布  去浊  锡酸  回田  大别山北麓  光山县  生态  圈图  山林 
描述:地外大别山北麓的河南省光山县,历史上曾是山清水秀、土壤肥沃的“淮南鱼米之乡”。从五十年代末期开始,由于滥砍滥伐,毁林开荒,使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光山县成了名副其实的“光山”。 1973年以来,中共光山县委从大自然的惩罚中接受了教训,认真总结了毁林开荒的危害,动员全县人民实行了大规
当前农村资金分流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 廖世云 杨春霞 杨强  来源:金融理论与实践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贫困地区  调查情况  经济发展速度  大别山北麓  各级政府  光山县  金融部门  资金分流  农村资金  企业直接融资 
描述: 农村资金分流,已成为摆在各级政府和金融部门面前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就农村资金分流的渠道、程度以及对社会的影响在光山县农村作了调查,根据调查情况在此谈点看法。一、农村资金分流的渠道光山县位于大别山北麓,属于贫困地区。去年以来,这里的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居民的直接投资意识显著增强,各种集资行为增多,金融部门融通
美丽的道班可爱的家
作者: 次军 晓东  来源:中国公路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工会会员  养路工人  党总支  职工  大别山北麓  公路  道班  光山县  河南省  椿树 
描述:在大别山北麓、淮河之滨的河南省光山县,有一个"全国模范职工小家"叫椿树店道班,养路工人亲切地称之为美丽的可爱的家。一个干事业的家椿树店道班位于省道寨新公路29公里处,全班现有人员6名,工会会员6名,担负着8公里公路的管养任务。这些年来,道班在段党总支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持之以恒地抓好道班管理,开展生动活泼的建小家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道班所辖路段,超期、超负荷服役达九年之久,再加上这几年日交通量和大吨位车辆的不断增加,公路常出现各种病害,养护任务相当繁重。面对这
维护法律尊严 促进持续发展:“京九”铁路河南光山段水保违法案件查处启示
作者: 田颖超 许愌兴 蔡大福  来源:河南水利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积极作用  大别山北麓  技术方案  光山县  水保法  重点治理  违法案件  基本农田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法 
描述:河南省光山县位于大别山北麓,具有山丘面积大、基本农田少、水土流失严重、群众生活贫困等特点。80年代初被确定为全省17个水保重点治理县之一。"京九"铁路河南光山段于1993年9月动工,全长29.87km,它的兴建无疑对全县经济发展和振兴起积极作用。但由于铁一局三处在施工过程中没有按《水土保持法》及有关施工技术方案的规定施工,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施工单位在山丘区开挖路基10.20km,其中有4.9km属省定泼河水保连片综合
江湾“新政”
作者: 张正良  来源:企业观察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农村土地  江湾  土地流转  土地银行  大别山北麓  村集体  信用合作社  光山县  村两委  村民 
描述:土地银行,集中流转;高薪延聘教师,重视娃娃教育;走南闯北,招商引资;爱老敬老,忙闲得宜。江世学带领下的江湾村,"新政"不断,硬生生将一个行将没落的乡村变成希望的田野。大别山北麓,几条弯弯绕绕的老河沟,时而合流,时而分进,迤逦北去,晃晃悠悠往淮河里赶。雨水少时,河两边都是滩地,漫坡沙土、杂草,河沟就只是一条水缝,好像一抬脚就能跨过去;夏秋水涨,一河激流把两岸相伴而生的姊妹县硬生生地分开,河西是罗山县的竹竿镇,河东是光山县的江湾村。
光山县发展苎麻生产简讯
作者: 余明炎  来源:中国麻业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北亚热带  大别山北麓  系列化生产  光山县  生产历史  管理区  苎麻  淮河以南  发展  季风型气候 
描述:光山县地处淮河以南,大别山北麓,南部系低山丘陵,中北部岗畈相间,属于北亚热带北部季风型气候。苎麻在我县生产历史已久。据《光山嘉靖县志》记载,苎麻占杂产类的第三位。雷堂管理区鸡冠村还有百年以上老麻园。群众总结苎麻是
光山县旱涝灾害与粮食产量增减趋势
作者: 胡从武  来源: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旱涝灾害  降雨量  异常值  增减趋势  大别山北麓  光山县  粮食产量  原始时间序列  灰色系统理论  不同季节 
描述:光山县地处北纬31°37′6″至32°11′40″,东经114°31′50″至115°10′45″之间,位于大别山北麓,淮河以南。年均降雨量(1955~1985年)为1049.1mm,由于季风和地形地势的影响,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常出现旱涝灾害。据1951~1985年资料统计,共发生严重旱灾5次(1953、1959、1966、1976、1978年),其频率为14.3%,平均7年一遇。不同季节干旱共出现23次,平均3年二遇,以伏旱最重。35年共出现严重涝灾4次,平均8~10年一遇,不同季节涝灾共出现22次。
光山县天灯村古瓷窑及其在现代窑业中的意义
作者: 李学明  来源: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样规  窑位  窑业  大别山北麓  古瓷  窑具  光山县  瓷业  瓷器  瓷质 
描述:本文介绍的光山古瓷窑位住于城西39公里南向店乡天灯村,四个古瓷烧造区分布在大别山北麓的一片浅山区里。这四个古窑区相距远者约1000米,近者300米,据考证,天灯村这样规模的瓷器烧造区是豫南绝无仅有的古代瓷器工业基地。 通过对天灯村古代瓷器烧造区散存的大量窑具和瓷片分析,其兴业初期约开始于唐代,历经五代,北宋、南宋、金、至元代终止,该区瓷业发展达700年之久,距今一千余年,己称得上我国古代一大瓷区。据专家教授鉴定,天灯古瓷瓷质好,属河南独有的优质瓷,被誉为豫南明珠。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