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试析司马光《资治通鉴》中的廉政思想
-
作者:
徐绯璐 贾凤姿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司马光 廉政
-
描述:廉政建设是从古代到当代治国理念的一个主要表现,在司马光撰写的《资治通鉴》中阐述了大量体现廉政思想的重要内容,本文重点论述四个有代表性的廉政理念,论证分析四个方面所体现的廉政思想内容表现及价值作用。
-
《资治通鉴》:观照兴替之道的一面镜子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高一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镜子 《资治通鉴》 民族关系
-
描述:《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全书共294卷,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内容涵盖了上下十六朝共计1362年各朝各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民族关系。
-
《资治通鉴》中提示的大事与紧急事件的处理方法
-
作者:
陶玉荣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多处理 《资治通鉴》 紧急事件
-
描述:《资治通鉴》作为一部为后人提供“治道”的重要典籍,其中提示了许多处理大事与危急事件的方法,了解这些方法,对于今天的工作还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资治通鉴》显示,古人在处理大事与危急事件中形成了一些关键词,比较重要的如:“势”、“时”、“机”、“几”、“形”、“权”、“变”、“情”等。
-
《资治通鉴》:观照兴替之道的一面镜子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高一年级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镜子 《资治通鉴》 民族关系
-
描述:初识经典《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全书共294卷,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内容涵盖了上下十六朝共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各朝各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民族关系。全书卷帙浩繁、洋洋大观,是我国第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自成书以来一直备受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的追捧,对其作过批注、点评的名士鸿儒也不胜枚举。
-
《资治通鉴》中隋唐史料翻译研究
-
作者:
廖思凯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史料评析 隋唐 《资治通鉴》 高句丽
-
描述:《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编年体通史,高句丽是我国汉代到唐代时期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资治通鉴》在记录我国隋唐时期高句丽的历史方面,补足了一些史料漏洞,但是在一些内容上不够完善。因此本文就《资治通鉴》中,隋朝和唐朝与高句丽的史料分析,综合进行客观评论。
-
唐人元德秀仕履考:兼及《资治通鉴》系年和萧颖士生平问题
-
作者:
黄大宏 张晓芝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元德秀 鲁山令 《资治通鉴》 萧颖士
-
描述:唐代文学家、著名循吏元德秀一生三次出仕,以任鲁山令为世人所知,但任职时间不明;《资治通鉴》将其系于开元二十三年,是误解并修改史籍记载后的结果,这导致今人对元德秀的生平、仕历的认识有悖历史事实,也影响到对萧颖士生平与作品系年的研究。今考元德秀在开元二十一(733)年中进士第后,丁母艰;二十三年服除,补南和尉;最早在开元二十七年转左龙武军录事参军。天宝初已在鲁山令任上,秩满后归隐陆浑,终馁死空谷,其居官首尾约为十年。
-
中学生应学会阅读基本史籍:以《资治通鉴》为例
-
作者:
左定科 来源:考试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困局 《资治通鉴》 史料 高考材料题
-
描述:中学历史课程的学习水平按四个递进层次分类:识记与鉴别、领会与诠释、分析与综合、评价与论证,其中后三个层次都有史料方面的要求。由于现阶段知识的膨胀、网络语言的涌现等因素,多数高中生的传统语言基础知识略显薄弱,故应对高考材料题时颇吃力,山区学生表现明显,对此情况一线教师苦不堪言。因此,引导学生适度阅读史籍,不失为突破困局的可选途径之一。本文以《资治通鉴》为例,略谈一二。
-
《资治通鉴》胡三省注称引史事年份、卷次辨误
-
作者:
施媛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胡三省注 辨误 《资治通鉴》
-
描述:本文通过对《资治通鉴》胡三省注称引历史事件的年份、卷次等与《通鉴》上下文、《史记》、《汉书》作比对研究,指出《通鉴》胡注注释史事年份、卷次的若干讹误,并对胡注的相关文献学价值稍加探讨。
-
《资治通鉴》西晋部分史源研究
-
作者:
卢庆辉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史源 《资治通鉴》 司马光 西晋
-
描述:《资治通鉴》是宋代司马光编纂的史学名著。本论文主要探讨的是《资治通鉴》西晋部分的史源问题。《资治通鉴》西晋部分史源丰富,其参引的史籍达20种之多,这些史籍主要以纪传体和编年体的正史为主,同时也参引正史外的其他史籍。《资治通鉴》西晋部分史料编纂手法多样,这些编纂手法包括原文直接照录、删省和增补等,其中以删省手法最为常见。经过司马光的删省,《资治通鉴》文风简洁,脉络清晰,文省而事全。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司马光的删省工作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作为一名严谨的史家,司马光也增补了许多重要的史料,这些史料包括时间、地点、人
-
《资治通鉴》差点被毁版?
-
作者:
浮云 来源:传奇故事(百家讲坛中旬)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宋代前 厚今薄古 《资治通鉴》 司马光 唐末五代
-
描述:照理说,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不会得罪任何人,因为时间是到宋代前的唐末五代就戛然而止了,不存在厚古薄今或厚今薄古等现象。可是,绍圣四年(1097年),(《资治通鉴》却差点遭被毁版的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