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资治通鉴》编修中的文献研究
-
作者:
王酉梅 来源:河南图书馆学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司马迁 编修 《资治通鉴》 文献
-
描述: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是一部具有重大价值的史著,它反映了当时的时代要求,至今仍有借鉴意义。从历史文献的搜集、管理、研究和利用方面对这部史著的编撰过程进行了研究和探析。
-
略谈《春秋》与《资治通鉴》的相承关系
-
作者:
龙小军 来源: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联系 《资治通鉴》 编年体 《春秋》
-
描述:《资治通鉴》(下简称《通鉴》)作为贯通古今的编年体史书,是中国史学界的一大创作。虽然司马光作《通鉴》在体例上多从荀悦《汉纪》,但编年体最早创自《春秋》,因此,笔者认为,《通鉴》和《春秋》存在一定的相承关系。
-
《资治通鉴》史源学考察(以唐玄宗、肃宗朝为中心)
-
作者:
赵萍 来源:吉林大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史源学 《资治通鉴》 唐肃宗 唐玄宗
-
描述:《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文献名著,研究者众多,著述如林。相对而言,从史源学角度对其进行专门而深入研究的还较为少见。特别是唐五代纪部分,史料丰富,来源复杂,司马光加以甄辨考异,着力尤多,学界公认其价值不逊于两《唐书》,但其史源至今并未得到很好的研究。唐玄宗、肃宗两朝,经历了开天盛世和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及衰的关键性转折,可谓鉴往知来的重要时段。唐至宋初关于唐玄宗、肃宗两朝的文字记载很多,除正史实录外,还有众多的杂史小说等,足堪采摭。本文对《通鉴》玄、肃两朝纪作出比较全面的史源学考察,以期弄清其究竟采用了哪些史
-
读《资治通鉴》随笔
-
作者:
胡学彦 来源:古今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公主 随笔 皇后 《资治通鉴》 将军 岁时
-
描述:梁冀一门,前后七侯,三皇后,六贵人,二大将军,夫人、女食邑称君者七人,尚公主者三人,其余卿、将、尹、校五十七人。冀专擅威柄,凶恣日积,宫卫近侍,并树所亲,禁省起居,纤微必知。其四方调发、岁时贡献,皆先输上第于冀,乘舆乃其次焉。吏民赍货求官、请罪者,道路相望。百官迁召,皆先到冀门笺檄谢恩,然后敢诣尚书……郎中汝南袁著年十九,诣阙上书曰:“夫四时之运,功成则退,[第一段]
-
读《资治通鉴》随笔(四)
-
作者:
胡学彦 来源:古今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秦 随笔 尚书 《资治通鉴》 自知 州刺史 夏商 养生
-
描述:(汉成帝永始二年——前15年) 谷永为凉州刺史,奏事京师,讫,当之部,上使尚书问永,受所欲言。永对曰:“臣闻王天下、有国家者,患在上有危亡之事而危亡之言不得上闻。……夏商之将亡也,行道之人皆知之,晏然自以若天有日,莫能危,是故恶日广而不自知,大命倾而不寤(悟)……秦所以二世、十六年而亡者,养生泰奢,奉终泰厚也。[第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