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汉武帝并未“罢黜百家”
作者: 张星海  来源:北京科技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老子》  《史记》  《汉书》  班固  司马迁  罢黜百家  董仲舒  独尊儒术  武帝  司马光 
描述:$T西汉初,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 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成了中国封建 社会唯一的统治思想。这是中学课本都有的 历史事实。但对这一历史事件的真伪,南京市 委党校哲学部教授孙景坛提出异议。他在一 篇论文中,一扫陈言,大胆指出:汉武帝从未 采纳过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 设,更未真
全文:

$T西汉初,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 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成了中国封建 社会唯一的统治思想。这是中学课本都有的 历史事实。但对这一历史事件的真伪,南京市 委党校哲学部教授孙景坛提出异议。他在一 篇论文中,一扫陈言,大胆指出:汉武帝从未 采纳过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 设,更未真的有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 实际行动,说汉武帝曾“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是完全错误的,是一个学术谎言。这一研 究成果发表后,在学术界引起了轩然大波,赞 同和反对之声一直不断。近日,记者就此问题 专门采访了孙景坛教授。$E$$ 武帝时的思想转型是 “绌抑黄老,崇尚儒学”, 不是“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 孙教授告诉记者:《史记》 是这时期历史的铁证,《孝武本 纪》虽残缺,但《儒林列传》完 整,思想史的大事件、董仲舒传 等都在《儒林列传》中,这是唯 一可靠的原始史料。$$ 《儒林列传》中没有任何关 于“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 字,只是说,西汉文、景至武帝 六年,思想上是“黄老之治”,六 年五月“窦太后崩,武安侯田蚡 为丞相,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 延文学儒者数百人。”$$ 这一事件应概括为“绌抑 黄老,崇尚儒学”,无法得出“罢 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结论。因 为这里不仅没有董仲舒的对 策,“绌”在字面上也不是“罢 黜”,而是“贬退”的意思。$$ 孙教授说,假若“罢黜百 家,独尊儒术”果真存在,那毫 无疑问将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 思想专制,第一次是秦代的“焚 书坑儒”,第三次是“文革”, 一、三次都是烧书杀人,而唯独 这次则无,可能吗?$$ 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 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 儒术”,史料依据有误。$$ 孙教授告诉记者:说“汉武 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 百家,独尊儒术’”,这个观 点的出现大约在班固,成型则 在宋代司马光,班固在东汉, 司马光在北宋,前者与汉武帝 时相差为100多年,是两个时 代;后者在时间上则相差更 远。西汉是有信史的时期,史 学家司马迁对此未置一词,整 个西汉文史界也都不知道这 回事。班固、尤其是司马光怎 么会清楚?$$ 孙教授说,中国史学界有两 大弊端:一是越原始的史料越没 人信。现在许多人研究汉初不信 司马迁,信班固;研究上古不信 金文,信《史记》。二是越是正史 越没人信。研究历史不信正史, 信史论,用《资治通鉴》取代史 学,《通鉴》是史论,不是史。史 学界连史论和史都搞不清,是悲 剧。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没有原 始史料支持。$$ 支持此说最主要的根 据是董仲舒的五经对策, 而董仲舒的《天人三策》 为班固的伪作。$$ 现在持“汉武帝采纳董仲 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的学者,他们最主要的 根据是董仲舒的五经对策。孙 教授说,对于五经对策,他的 看法如下:首先,董仲舒是汉 景帝时的《公羊》博士,不会 再参加武帝时的五经(包括 《公羊》)博士考试。其次, 《天人三策》从考题到答卷, 问题大都不能自圆其说。再 则,班固用“天子以仲舒为江 都相”做对策结局,不符合五 经博士对策的规则。$$ 五经博士对策后,第一名 要先授博士。班固略去董仲舒 授博士问题,是怕露了同一学 科、同一个人授了“双博士” 的马脚!《天人三策》是班固 的伪作。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所以,“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 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说,无法成立。$$ 汉武帝时的“绌抑黄 老,崇尚儒学”,与董仲舒 没有牵涉。$$ 孙教授告诉记者,《史记》 记载:西汉呼吁儒治,早在建汉 之初,陆贾就曾提出过,被刘邦 骂了;后来刘邦同意了儒者叔 孙通的“起朝仪”。文、景时,虽 主要以“黄老”治国,但仍置了 《孝经》、《孟子》、《诗》、《公 羊》、法等博士,做治国的辅助 思想。“黄老之治”出现危机, 儒、法双方都蠢蠢欲动,都想取 而代之,结果都遭到黄老派的 打击:文帝时,儒者贾谊被贬;景 帝时,法者晁错被诛,儒者辕固 生险遭不测;武帝初,罢法博士, 儒者赵绾和王臧被逼死、丞相窦 婴和太尉田蚡被免官。$$ 武帝五年,田蚡暗中策动 了“置《五经》博士”,但不敢 举行考试。直到武帝六年,坚持 黄老的实权人物窦太皇太后 崩,田蚡复出任相,才正式绌黄 老、崇儒学。所以,真正实现武 帝时期思想转型的是田蚡,不 是董仲舒。$$ 把董仲舒扯进来,是《汉 书》,班固在《汉书》中不仅伪 造了《天人三策》;还将《史 记》的“绌黄老”改成了“黜黄 老”,一字之差,意思全变了。 特别在董传中,他又凭空加了 “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皆 自仲舒发之。”但是,作为史学 家,司马迁远比班固伟大,史德 也高尚;班固缺少史德,尽人皆 知,他还擅改严助的奏章。在这 个问题上,《汉书》不可信。$$ 说汉武帝“罢黜百 家,独尊儒术”与后来整 个中国古代思想史不符。$$ 孙教授说,首先,“罢黜百 家,独尊儒术”不论是在武帝时 期,还是两汉时期,抑或魏晋至 明清时期,都找不到真凭实据。 武帝是尊儒的,但是黄老并未 完全退出历史舞台。武帝晚年 还酷爱仙道,一心想成神。结果 朝廷上下,巫蛊横行,他为此不 仅牺牲了太子。因此,能说他真 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了吗?$$ 两汉是经学时期,其主旨是 尊儒的。但其他学说也并未消 失,不仅一直处野地位,而且仍 有一定发展,还在政治领域“偶 尔露峥嵘”。金春峰先生说:在 武帝时期,“道家思想的权威受 到沉重打击,但它未被取缔,也 没有消绝。不少学者、贵族、官 吏,仍然不断地研习《老子》、从 《老子》中获得灵感和智慧。$$ 除此而外,墨家、阴阳家在汉 代一直未遭禁,汉代统治者还是 向其吸取了许多有价值的东西。$$ 其次,必须指出的是,“罢 黜百家,独尊儒术”不是儒家的 思想政策。众所周知,“罢黜百 家,独尊儒术”是一种思想专 制。在先秦百家争鸣中,只有 “商韩”学说持此主张,李斯焚 书,秦始皇坑儒,就是以这一理 论为根据。除“商韩”外,其他学 说均不主张思想专制。$$ 再次,“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若具体至某一学者的头上, 也是难以做到的。不妨以董仲舒 为例,《汉书·董仲舒传》说,董 仲舒治国,满口阴阳灾变,完全 像个巫师,并险些丢了脑袋!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连董仲 舒本人都做不到,怎么能认为汉 武帝对此真正采纳并实行了呢?$$ $F专家简介$E $T孙景坛,南京市委党校哲学 部教授。主要从事孔子、中国传统 文化及中西文化对比研究。$E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