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 (219)
报纸 (22)
学位论文 (8)
图书 (5)
会议论文 (1)
按栏目分组
司马光文献 (255)
按年份分组
2017 (21)
2016 (30)
2015 (32)
2014 (36)
2013 (15)
2012 (6)
2011 (8)
2010 (11)
2009 (9)
2008 (11)
2007 (5)
2006 (5)
2005 (13)
2004 (6)
2003 (9)
2002 (7)
2001 (7)
2000 (1)
1999 (1)
1997 (1)
1996 (3)
1994 (8)
1992 (2)
1991 (1)
1990 (2)
1986 (1)
1983 (1)
1982 (1)
1981 (2)
按来源分组
月读 (8)
领导文萃 (5)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5)
光明日报 (4)
公民与法治 (4)
古今谈 (4)
文史博览 (3)
山西日报 (3)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
文史天地 (3)
文史知识 (2)
汉字文化 (2)
福建党史月刊 (2)
紫光阁 (2)
现代领导 (2)
秘书工作 (2)
中国典籍与文化 (2)
科技智囊 (2)
人才资源开发 (2)
社区 (2)
中国纪检监察 (2)
书品 (2)
传奇故事(百家讲坛中旬) (2)
政府法制 (2)
上海师范大学 (2)
山东大学 (2)
文献 (2)
文教资料 (2)
河南图书馆学刊 (2)
戏剧之家 (2)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
兰台世界 (2)
科学时报 (1)
历史研究 (1)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晋阳学刊 (1)
语文教学与研究 (1)
党史博采 (1)
出版发行研究 (1)
青年记者 (1)
现代语文(高中读写版) (1)
环球工商 (1)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党风与廉政 (1)
广西地方志 (1)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中国史研究 (1)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渝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党的生活 (1)
湘潮 (1)
湖南党史 (1)
当代老年 (1)
云南农村经济 (1)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
中国供销合作经济 (1)
肉品卫生 (1)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咬文嚼字 (1)
党的生活(青海) (1)
出版史料 (1)
杂文月刊(原创版) (1)
中国老年 (1)
满分阅读(高中版) (1)
南风窗 (1)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1)
雪莲 (1)
农经 (1)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1)
鲁迅研究月刊 (1)
文物天地 (1)
学苑创造(3-6年级阅读) (1)
北京观察 (1)
家庭教育(中小学版) (1)
意林文汇 (1)
作文成功之路(上) (1)
环球人物 (1)
华北电业 (1)
中国领导科学 (1)
前线 (1)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1)
中国火炬 (1)
党课 (1)
中国审计 (1)
杂文选刊(上半月) (1)
新一代 (1)
兰台内外 (1)
吉林教育 (1)
七彩语文(写字与书法) (1)
芙蓉 (1)
思维与智慧 (1)
领导科学论坛 (1)
第二课堂(A) (1)
华人时刊(校长) (1)
经济视野 (1)
中国工会财会 (1)
先锋队 (1)
影响孩子一生的经典阅读(小学版) (1)
小学阅读指南(低幼版)1-2年级 (1)
中学生百科 (1)
中学生百科(高中学习) (1)
中国人大 (1)
河北水利 (1)
海内与海外 (1)
江淮法治 (1)
共产党员(辽宁) (1)
中国邮政报 (1)
吉林日报 (1)
学习时报 (1)
咸宁日报 (1)
书法报 (1)
发展导报 (1)
安庆日报 (1)
西部时报 (1)
甘肃日报 (1)
教育导报 (1)
中国审计报 (1)
中国教师报 (1)
中国改革报 (1)
人民政协报 (1)
第二届巴蜀文化与湖湘文化高层论坛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1)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小学生优秀作文(中年级版) (1)
江海学刊 (1)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1)
课堂内外(小学版) (1)
文史月刊 (1)
启迪与智慧(下半月.儿童版) (1)
芝麻开门(益智阅读) (1)
国学 (1)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龙门阵 (1)
先锋队(下旬刊) (1)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1)
党员生活(湖北) (1)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
南开大学 (1)
实践(思想理论版) (1)
领导之友 (1)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华夏文化 (1)
初中生学习指导(二年级) (1)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中国出版 (1)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1)
现代传记研究 (1)
中欧商业评论 (1)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1)
小学生作文(低年级) (1)
今日山西 (1)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1)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1)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
吉林大学 (1)
福建师范大学 (1)
湘南学院学报 (1)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邢台学院学报 (1)
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1)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中华活页文选:高二、高三年级版 (1)
长江文艺 (1)
魅力中国 (1)
人大论坛 (1)
快乐阅读·经典教学 (1)
中外管理 (1)
汉语史研究集刊 (1)
农村经济与科技(农业产业化) (1)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1)
鸡西大学学报 (1)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1)
考试周刊 (1)
青年文学家 (1)
中华活页文选(高一年级版) (1)
中国科技博览 (1)
中华活页文选(高一版) (1)
中国大学教学 (1)
法制与社会 (1)
人文杂志 (1)
运城学院学报 (1)
现代企业 (1)
兰台世界(下旬) (1)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1)
都市家教(下半月) (1)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1)
北方文学 (1)
北方文学(下旬刊) (1)
政协天地 (1)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1)
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 (1)
沧桑 (1)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1)
少先队小干部 (1)
相关搜索词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作者: 韩勇  来源:山东大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资治通鉴》  司马光  儒家文化  编年体 
描述:司马光是我国宋代著名史学家,他编撰的《资治通鉴》是与司马迁的《史记》相媲美的史学名著。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北宋和平稳定的政治文化环境和繁荣的经济,为史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和物质条件。尤其是儒家文化,这时已进入高度发展时期,儒家文化的核心即儒学,已由汉学发展为宋学,由训诂学发展为义理之学。宋学百花齐放,学派林立,充分展现了儒家文化的创造性。唐宋史学随着儒家文化的大发展而日趋繁荣,成果丰硕。以上这些优越的条件,都为司马光登上史学的又一个高峰铺平了道路。司马光是时代的弄潮儿,
司马光的华夷观研究——以《资治通鉴》为中心
作者: 刘加志  来源:山东大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资治通鉴》  司马光  华夷观 
描述:司马光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时又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历史学家。但他也是北宋历史上一位毁誉相参的政治人物。他在华夷观上主张华夷两安,和平共处的方针,在一定程度上为后人所诟病,甚至被指为投降主义。随着史学研究的日益深入,学术界对司马光的政治思想已经开始客观分析、综合评价。但对其华夷观,却一直缺乏系统而有说服力的解析。本文试图从《资治通鉴》及部分其他作品入手,寻究司马光华夷观的根源及其内在理路,以期有助于对司马光华夷观的全面认识和正确评价。文章首先概述司马光华夷观形成的背景。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宋王朝是一
《资治通鉴》西晋部分史源研究
作者: 卢庆辉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史源  《资治通鉴》  司马光  西晋 
描述:《资治通鉴》是宋代司马光编纂的史学名著。本论文主要探讨的是《资治通鉴》西晋部分的史源问题。《资治通鉴》西晋部分史源丰富,其参引的史籍达20种之多,这些史籍主要以纪传体和编年体的正史为主,同时也参引正史外的其他史籍。《资治通鉴》西晋部分史料编纂手法多样,这些编纂手法包括原文直接照录、删省和增补等,其中以删省手法最为常见。经过司马光的删省,《资治通鉴》文风简洁,脉络清晰,文省而事全。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司马光的删省工作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作为一名严谨的史家,司马光也增补了许多重要的史料,这些史料包括时间、地点、人
《资治通鉴》中隋唐高句丽史料研究
作者: 李巍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隋朝  唐朝  《资治通鉴》  高句丽 
描述:《资治通鉴》简称“通鉴”,由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历时十九年主修而成,是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其中隋唐五代史占全书的40%,史料价值很高。司马光在史料采择上去除偏见,除采纳正史外,还旁采他史。对于同一件事的相同记载,则采纳较为详细史书;对于不同记载,经过认真考证后,采择较为可信的一种;对于史料取舍的理由附有《资治通鉴考异》以示证明。高句丽也称高句骊、句丽或高丽,是我国汉至唐东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建于西汉建昭二年(前37),唐总章元年(668)被唐与新罗联合灭亡。因此隋唐对高句丽的战争不
《资治通鉴》东晋部分史源研究
作者: 杨英姿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政权更替  《资治通鉴》  正史史源  东晋部分 
描述:本論文主要研討《資治通鑒》東晉部分的史源問題。東晉是我國政權更替頻繁、各個少數民族戰爭不斷,國内局勢異常混亂的時期。司馬光在編撰這一部分的歷史時,主要依據正史史源,有時也會採納其它史料。從總體上說,在史料的運用上,司馬光很少有直接抄錄或援引的現象,他最爲普遍的對待歷代史料的方法是刪省,這些刪省工作是非常正確和有必要的。經過他的刪省,不僅使得《資治通鑒》東晉部分的文風顯得清新簡(),原本繁複的歷史事件的脈絡也非常清晰。由於司馬光在編寫《資治通鑒》之前,對歷代史料作了許多整理、考證和加工,所以同《晉書》等正史
《资治通鉴》史源学考察(以唐玄宗、肃宗朝为中心)
作者: 赵萍  来源:吉林大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史源学  《资治通鉴》  唐肃宗  唐玄宗 
描述:《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文献名著,研究者众多,著述如林。相对而言,从史源学角度对其进行专门而深入研究的还较为少见。特别是唐五代纪部分,史料丰富,来源复杂,司马光加以甄辨考异,着力尤多,学界公认其价值不逊于两《唐书》,但其史源至今并未得到很好的研究。唐玄宗、肃宗两朝,经历了开天盛世和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及衰的关键性转折,可谓鉴往知来的重要时段。唐至宋初关于唐玄宗、肃宗两朝的文字记载很多,除正史实录外,还有众多的杂史小说等,足堪采摭。本文对《通鉴》玄、肃两朝纪作出比较全面的史源学考察,以期弄清其究竟采用了哪些史
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司马光政治哲学研究
作者: 尹佳涛  来源:南开大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政治哲学  王安石  《资治通鉴》  司马光  儒家 
描述: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作为北宋时期杰出的历史学家和影响卓著的政治家,司马光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总结。在司马光的历史著作中,全面贯穿着儒家伦理纲常和价值评判。在从政期间,他系统地提出改革政治弊端的主张和措施。熙宁年间,他是反对王安石变法的领袖,元祜主政后他又全面废除新法。在司马光去世后的一千年里,对他的政治思想的评价出现许多争论。现在我们重新评价其政治立场,梳理其政治哲学,不仅是历史研究的需要,同时也对今天的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司马光是在天人关系的宏大背景下,审视人
中阿编年体史学著作对比研究:以《历代民族与帝王史》与《资治通鉴》为例
作者: 孙冉  来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阿拉伯  《历代民族与帝王史》  中国  史学著作  《资治通鉴》  编年体 
描述:编年体作为史籍编纂中最重要的体裁之一,最早起源于中国,在中国史学著作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编年体这种记述历史的形式,开创了中国史学著作的新体例,许多历史学家得益于这种以年代记载历史的方法,使考证和研究工作更加有据可依,有理可循。在阿拉伯历史上,编年记传历史的体裁也同样存在,而其对于阿拉伯历史来说,也同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使阿拉伯结束了以先人口述及传说为主要形式的记载历史的方法,标志着阿拉伯史学著作达到了成熟发展的阶段。因此编年体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它使得中国与阿拉伯的历史记录和研究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