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资治通鉴音注》知照合流问题的研究
-
作者:
马君花 来源:汉字文化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宋末元初 反切上字 胡三省 文献材料 音注 《资治通鉴》 章组 《中原音韵》 《集韵》 纽四声法
-
描述:《资治通鉴音注》是宋末元初天台人胡三省为《资治通鉴》所作,成书于1285年,注文形式是随文注释,有注音、释义、校勘、补充史实、解释人物、山川、地理、官制、礼乐、天文等等。其注释中关于语音的注音材料约有76,486条,去其重复,得到8,414条音注,包括反切、直音、假借、如字、纽四声法等;反切和直音共有7,577条(反
-
《资治通鉴音注》音系性质的研究
-
作者:
马君花 来源: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吴方言 《资治通鉴音注》 音系性质 读书音
-
描述:胡三省为《资治通鉴》所作的《音注》是反映宋末元初共同语读书音的文献材料,其音系是承袭了五代、宋初、南宋读书人递相传承的雅音系统,但由于地域、时代的因素,音系间或表现出吴语的方言特点。
-
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中的重纽问题
-
作者:
马君花 来源: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重纽 《资治通鉴音注》 语音
-
描述:考察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中重纽反切的反切上字、反切下字以及重纽字作反切上字的情形,发现胡三省音注中重纽A、B类不互相用作反切上字,重纽A、B类都与唇、牙、喉音字以外的三等韵关系密切,而且胡注中重纽B类字与一等韵、二等韵、四等韵也有混切现象。胡三省力求恪守《广韵》的重纽韵的区别特征,但也透露出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共同语的实际变化。
-
中古入声韵在《资治通鉴音注》中的演变
-
作者:
马君花 来源:毕节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阴入相配 入声韵尾 入声韵 近代音 资治通鉴音注
-
描述:《资治通鉴音注》一书所反映的语音系统中,入声韵主要发生了同摄入声合并、异摄江宕入声合并、梗曾入声合并的音变现象,同时也有少量异尾混注、阴入混注的现象存在。中古入声韵的塞音韵尾-p、-t、-k在《资治通鉴音注》中依旧保持三分的格局,入声韵与阴声韵相配。
-
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及其语音特点
-
作者:
马君花 来源: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音注》 胡三省 语音 音系性质 音系特点
-
描述:介绍了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的成书及其对于汉语音韵史研究的重要意义。阐明了作者的研究范围、方法以及胡三省音注的语音体系的基本特点。
-
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轻唇音的研究
-
作者:
马君花 来源: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轻唇音 《资治通鉴音注》 近代音 演变 分化
-
描述:宋末元初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语音系统中的唇音反切上字有明显的选用原则:(1)反切下字是一、二、四等韵的,其反切上字用的是重唇音字。(2)反切下字是传统重纽三等韵的以及是庚三、清、职、之韵字和幽韵明
-
《资治通鉴音注》音系研究
-
作者:
马君花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吴方言 《资治通鉴音注》 近代音 语音演变 语音系统 读书音
-
描述:7,577条(反切6,214条,直音1,363条)。本论题主要的研究材料是反切和直音。通过反切比较,得出被注字胡三省的反切和直音的音韵地位与《广韵》反切的音韵地位完全相同的有5,830条,不同的有1,74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