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怎样读《资治通鉴》
作者: 姜鹏  来源:中华读书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这个寒假,我读了我国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和助手根据大量史料编写的巨著《资治通鉴》。全书以时间为序记录了以战国至五代期间的3000多个大大小小的历史事件,生动详细地叙述了历代帝王将相为政治国,待人处世之道和他们在历史舞台上所经历的生死悲欢。这本书帮助我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认识历史,感悟历史,思考历史。
《资治通鉴》的格调与格局
作者: 姜鹏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洛阳大头兵供图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的残稿《资治通鉴》成书于赵宋政权内外交困由盛而衰的转折关头。如何克服积贫积弱走向富强?在既往的史实中寻求解决现实困局之道,在历史学习中培养成体系的政治思想,思考合理的政治运作模式,这是司马光借《资治通鉴》传达的政治智慧。复旦大学历史系姜鹏教授曾在央视“百家讲坛”讲
《资治通鉴》为何只字不提李白
作者: 姜鹏  来源:湖南工人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作为一部篇幅长达294卷的煌煌巨著,《资治通鉴》对历史的记载通常被人们认为是详尽的。事实却并非如此。举一个例子,《资治通鉴》对前代的历史记载,以叙述唐朝的内容最为丰富。两汉400多年,《资治通鉴》不过给了60卷篇幅,唐朝不到300年,却占据了81卷篇幅。但尝试在《资治通鉴》中寻找李白的踪迹时,却又发
《资治通鉴》是部怎样的书
作者: 姜鹏  来源:中华读书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武则天像银雀山汉墓竹简秦阳陵虎符武荣祠石刻拓片左字箭簇9.武周王朝【出自《资治通鉴》卷第二百四唐纪二十则天顺圣皇后上之下天授元年】武则天(624—705),名武曌,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
德政之要——《资治通鉴》中的智慧(1
作者: 姜鹏  来源:新民晚报美国版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姜鹏“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上海人民出版社近期推出的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姜鹏新著《德政之要——〈资治通鉴〉中的智慧》以史鉴今,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并被评为2015年上海书展“最有影响力十本新书”之一,今起摘登部分精彩内容。“国史案”的起因这一篇章,打算以北魏时期的著名学者、官员高允为例,来阐述
德政之要——《资治通鉴》中的智慧(6)
作者: 姜鹏  来源:新民晚报美国版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姜鹏太后撑腰,外戚轮流执政汉代政治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那就是外戚干政,并成为当时最重要的政治力量之一。这个特征在汉武帝时代以后更为明显。汉成帝(刘骜,公元前51—公元前7,公元前33—公元前7在位)即位以后,他的生母王政君(公元前71—公元13)成为皇太后。王政君有八个兄弟,其中两个和她同父同母,
德政之要——《资治通鉴》中的智慧(6)
作者: 姜鹏  来源:新民晚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姜鹏太后撑腰,外戚轮流执政汉代政治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那就是外戚干政,并成为当时最重要的政治力量之一。这个特征在汉武帝时代以后更为明显。汉成帝(刘骜,公元前51—公元前7,公元前33—公元前7在位)即位以后,他的生母王政君(公元前71—公元13)成为皇太后。王政君有八个兄弟,其中两个和她同父同母,
德政之要——《资治通鉴》中的智慧(7)
作者: 姜鹏  来源:新民晚报美国版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姜鹏挑拨离间王莽争得执政资格事实上,在王莽辅政之前,还一度出现过一个竞争对手,这个人就是淳于长。淳于长和王莽算舅表兄弟。首先辅政的王凤,是王莽的大伯,也是淳于长的大舅。王凤生病期间,淳于长左右服侍,侍奉汤药,搞得王凤很感动,临终前向太后、成帝推荐,说这外甥真不错,你们要好好照顾。于是淳于长以太后外甥
德政之要——《资治通鉴》中的智慧(7)
作者: 姜鹏  来源:新民晚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姜鹏挑拨离间王莽争得执政资格事实上,在王莽辅政之前,还一度出现过一个竞争对手,这个人就是淳于长。淳于长和王莽算舅表兄弟。首先辅政的王凤,是王莽的大伯,也是淳于长的大舅。王凤生病期间,淳于长左右服侍,侍奉汤药,搞得王凤很感动,临终前向太后、成帝推荐,说这外甥真不错,你们要好好照顾。于是淳于长以太后外甥
德政之要——《资治通鉴》中的智慧(1
作者: 姜鹏  来源:新民晚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姜鹏“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上海人民出版社近期推出的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姜鹏新著《德政之要——〈资治通鉴〉中的智慧》以史鉴今,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并被评为2015年上海书展“最有影响力十本新书”之一,今起摘登部分精彩内容。“国史案”的起因这一篇章,打算以北魏时期的著名学者、官员高允为例,来阐述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