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司马光号装扮一新迎乡亲
-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17-01-26
报纸名称:信阳晚报
- 描述:1月25日,是农历的腊月二十八,由信阳发往深圳东的K822次列车(司马光号)将要发车驶往深圳。列车长陈龙说,大年三十他们就可以拉着在深圳的信阳人赶回来吃年夜饭了。为了这趟旅行,陈龙他们不仅安排人把列车清洗得干干净净,还专门买来了福字、窗花和彩色的拉条把餐车布置得喜气洋洋。他说,老乡在外地打拼不容易,
- 司马光答“苏东坡之问”
-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17-03-10
报纸名称:河南工人日报
- 描述:苏轼(号东坡居士)以自拟策试考题的形式,提出了选官制度中如何做到人与法并重的问题,题为《私试策问.人与法并用》。概括说,就是选官用人过程中如何化解人情干扰与规则约束二者的矛盾,既要保证用人部门长官具有自主选官权,又要防止标准不统一和规则不严密而导致的恣擅与徇私。这个问题由来已久,然而苏轼概括得最为到
- 司马光为什么给范雎“差评”
-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17-04-27
报纸名称:莱西市情
- 描述:战国时期的舌辩之士中,真正能建立“不世之功”且善终的,大概只有范雎一人了。司马迁在《史记》中,不仅肯定范雎是贤者,而且说他“垂功于天下”。但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却将范雎称为“倾危之士”。司马光为什么给范雎“差评”呢?范雎出道前的经历可谓坎坷,他虽能言善辩,怎奈家境贫困,只能在魏国大夫须贾手下混饭
- 司马光当官:节俭朴素家徒四壁
-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17-02-13
报纸名称:茂名日报
- 描述:司马光祠(资料图)司马光是北宋时期的大政治家、大史学家。童年时留下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长大后成为大宋政坛的一颗耀眼明星,官拜宰相;老年时,勤耕19年编撰成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成为中外史上伟大的史学家之一。刚正勤俭的前辈走进司马光祠,迎接我们的是司马光的第30代传人司马伟国,他指着祠旁的一个
- 司马光笔下之原阳籍宰相
-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17-08-12
报纸名称:新乡日报
- 描述:卞卡(郑州市)到了光山,受历史故事《司马光砸缸》吸引,如果时间充裕,又有闲情逸致,一般都要去参观游览司马光故居。司马光撰写的《资治通鉴》,在我国史学界、文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他出生的那个小院内,回望历史,聆听时光带给今天的足音,很值得回味。那个小院紧挨近千年前的光山县衙,属四合院布局,有前厅、厢房
- 司马光操劳国事不图回报
-
作者:王丹誉
出版日期:2017-05-15
报纸名称:中国组织人事报
- 描述:司马光雕像。北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九月初一,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家——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当朝宰相)司马光病逝,终年68岁,朝廷追封其为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并赐碑“忠清粹德”。如此崇高的哀荣在两宋之际几乎无人可及。成千上万的百姓去他家吊唁,有人甚至卖掉自己的衣服购买祭品前往祭奠,乘车路过
- 司马光为何说商君刻薄
-
作者:罗日荣
出版日期:2017-04-16
报纸名称:潮州日报
- 描述:臣光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不善者反之,欺其邻国,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所利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补其所亡,岂不哀哉!昔齐桓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