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司马光砸缸”与担当精神
-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14-08-09
报纸名称:抚州日报
- 描述:有一群小孩在院里玩耍,一个小孩见院里一口大缸,便好奇地爬了上去,却不小心掉到缸里。眼看这孩子没顶了,小伙伴们一个个吓得又哭又叫,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唯有一小孩不慌不忙,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这是一个大家都熟知的故事,砸缸救人的小孩
- 司马光不止会砸缸!
-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14-04-04
报纸名称:贵州都市报
- 描述:本报讯(记者杜洁芳)近日,为避免雨水侵蚀造成的墓地水土流失和古建筑地基下沉,国家文物局将出资200万元对司马光墓进行维修。此次是继1962年、上世纪80年代和2010年之后,司马光墓迎来的又一次大范围维修。据介绍,司马光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西夏县城北12.5公里的鸣条冈。墓地由茔地、碑楼
- 司马光墓将再次维修
-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14-06-24
报纸名称:中国文化报
- 描述:本报讯(记者杜洁芳)近日,为避免雨水侵蚀造成的墓地水土流失和古建筑地基下沉,国家文物局将出资200万元对司马光墓进行维修。此次是继1962年、上世纪80年代和2010年之后,司马光墓迎来的又一次大范围维修。据介绍,司马光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西夏县城北12.5公里的鸣条冈。墓地由茔地、碑楼
- 司马光砸了两只“缸”
-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14-01-17
报纸名称:北京晨报
- 描述:赵炎:文史专栏作家,著有《零碎历史风情》、《就在历史拐弯处》等。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妇孺皆知,其实他长大后还砸了第二只缸,缸的名字叫社会,俗称“大染缸”。公元1085年下半年,司马光在陈州短暂任职后回汴京,做了门下侍郎(相当于副宰相),不久即拜相。有位叫刘蒙的老朋友也从河北追到京城,向司马光求助万钱,说
- 司马光的人品和家风
-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14-04-02
报纸名称:湖南工人报
- 描述:司马光生性不喜华靡,素以俭朴自守。在洛阳编修《资治通鉴》时,住在城郊西北一个小巷中,居所极为简陋,仅能挡风遮雨。夏天为避暑热,他请工匠挖地丈余,用砖砌成地下室,读书写作其间。大臣王拱辰当时亦居洛阳,所建宅第凌天高耸,最上一层称朝天阁,洛阳人戏称:“王家钻天,司马入地。”邵康节则打趣说:“一人巢居,一
- 一代名相司马光
-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14-02-24
报纸名称:信阳晚报
- 描述:司马光,祖籍山西夏县,其父司马池为光山令,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司马光生于光山县衙官舍。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和文学家。圆木为枕。司马光自幼聪明过人,“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就发生在光山。史载,他那渊博的知识,来自惊人的刻苦精神。他睡觉时用的枕头是一圆木,自命为“警枕”。圆木易滚动
- 司马光砸了两只“缸”
-
作者:暂无
出版日期:2014-02-22
报纸名称:三晋都市报
- 描述: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妇孺皆知,其实他长大后还砸了第二只缸,缸的名字叫社会,俗称“大染缸”。公元1085年下半年,司马光在陈州短暂任职后回汴京,做了门下侍郎(相当于副宰相),不久即拜相。有位叫刘蒙的老朋友也从河北追到京城,向司马光求助万钱,说是父母无钱安葬,弟妹嫂侄需要抚恤。对此,他婉拒道:“我连亲属故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