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小机场绘就大蓝图

日期:2007.04.19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篇名】小机场绘就大蓝图

【作者】 禾木

【关键词】 市政府 初步形成 机场管理 跨区域流动 司马光 立体交通网络 民航机场 房地产 现代化 解州关帝庙

【报纸名称】运城日报

【出版日期】2007-04-19

【正文】

如今,“运城”这个城市的名字在神 州大地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了。之所以有这 样的知名度,既与她悠久的历史文化积 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有关,也与机场 的建成通航密不可分。有人说,机场是运 城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有人说,机场是运 城经济腾飞的生命线;还有人说,没有机 场就没有新的运城。
   运城民航机场于2002年5月动工建 设,经过两年多的努力,2005年2月7 日正式建成通航。开航两年多来,已拥有 发往北京、上海、成都、广州、深圳和太 原6条航线,去年旅客吞吐量近15万人 次。今年1月23日,全国民航系统小型 机场管理座谈会在此召开。
   机场建成通航后,中外游客增多了。越 来越多的人进一步熟知了扁鹊、关羽、薛仁 贵、王勃、王之涣、司马光、柳宗元、关汉卿 等一大批文武俊秀的出生地和发源地。
   机场建成通航后,解州关帝庙,永济 鹤雀楼、普救寺,芮城永乐宫,万荣后土 祠以及舜帝陵、司马光墓、黄河大铁牛等 更加出名。
   机场的建成,使运城市委、市政府萌 生了“建设现代化的立体交通网络,促进 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推动经济社会跨 越式发展”的理念,形成了“用城市理念 搞开发,用沿海速度搞建设”的基本思 路,统一了认识,增强了信心。
   机场的建成,使运城人民树立了“建 设现代化园林式的新型工业新城”的远大 目标,经过两三年的发展,机场周边出现 了一流的基础设施、完备的城市功能和宜 商宜居的环境,初步形成了工业、商贸、 教育和房地产四大板块,基本确立了机械 制造、纺织、食品加工和新型材料四大支 柱产业。按照“绿化、美化、亮化”的标 准,在运城这座古城的东边出现了环境优 美、楼群林立的漂亮的空港新区。新区的 变化,使长期处于内陆的运城人更加深刻 地理解了“空港”──这个曾经让人捉摸 不透、比较陌生的字眼的内涵。
   机场的通航,使运城很快成为外来客 商投资的热土。“华龙”、“思源”方便面厂入 驻;菲华房地产带来了“泉工机械”、泉工机 械又吸引了十多家企业的目光。截至2006 年年底,空港新区入驻企业达285家,总投 资超过200亿元,初步形成了以通达重卡 为龙头的10大骨干企业,灯具、建材、钢 材、综合批发4大市场和空港度假村等6 个星级酒店为支撑的产业格局。此外,“娃 哈哈”、“蒙牛”、“康师傅”、“伊利”等企业正 在和航空城管委会洽谈。预计到“十一五” 末,航空城年产值将达600亿元,利税突破 30亿元。令人欣喜的是,运城市委、市政府 近日又作出了扩建机场的决策。目前,已 通过有关部门审批,计划投资1亿元,实 施跑道延长工程和候机楼扩建工程。愿运 城像飞机一样横空展翅,直插云霄,飞向 更为美好的未来!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