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新邮之中看变化

日期:2004.03.09 点击数:12

【类型】报纸

【篇名】新邮之中看变化

【作者】 汤成光

【关键词】 小版张 新系列 邮票发行量 集邮者 选题设计 新变化 中国古代神话 套票 司马光砸缸 苏州工业园区

【报纸名称】邮政周报

【出版日期】2004-03-09

【正文】

1月至4月份,已经发行和将要发 行的新邮票共计有8套,细心的集邮者 可能会从这8套新邮中发现许多新的 变化,透过这些新的变化,可以看出今 年新邮发行中的一些政策性、规律性的 东西,也可以看到今年发行的新邮出现 的一些新变化:
   一、版式上的新变化
   从8套新邮版式看,今年国家邮 政局改变了所有新邮都发行大、小两 种版式的办法,新邮发行计划中只选 取10种左右较好的邮票选题发行 小版张。但是同时又大大缩小了邮 局全张票(即版式一)的印刷规格, 大有两者“合二而一”的趋势。这种 趋势,从8套新邮票的版式规格、尺 寸中可以清楚的 看出来:凡是只有 一种版式的邮票, 邮局全张票规格 都控制在150毫 米×240毫米,邮 票枚数都控制在 20枚以内(不包括“甲申年”),而 且8套邮票中,仅有两种是20枚的 全张,其他均是12枚~16枚的全张 票。这既符合国际潮流,又减轻了邮 人负担、方便收藏,从而提高了集邮 大众购买版票的积极性,可谓是众 望所归。另外,还有“邓颖超同志诞 生一百周年”和增发的“中国新加坡 合作──苏州工业园区成立十周 年”两套邮票只发行一种精心设计、 印制精美、带背景边饰图案的邮局 小版张,而不发行传统意义上的邮 局大版,也代表了今后新邮版式“二 而一”和“小版精品化、大版袖珍化” 的发展趋势。
   二、面值降幅较大
   今年的新邮面值降幅比较大。8套 邮票中,只有“桃花坞木版年画”和 “楠溪江”两套邮票各有1枚2元的 高值票,其他都是60分和80分的常 用面值,连热门的生肖票“甲申年”也 只发行了一枚80分的常用面值票,可 喜可贺!“桃花坞木版年画”小全张的 售价也有所降低,小型张面值将由8 元降为6元。这样,就大大减少了新邮 跌破面值情况的发生,保护了集邮者 和投资者的利益,使人们看到了国家 邮政支持集邮、培育邮市向好发展的 决心。
   三、发行量趋于稳定
   与2003年的邮票发行量相比,波 动幅度减小,基本稳定在1000万套~ 1100万套左右。如:2003年的单枚票发 行量低的870万,高的1200万套;而今 年3月份要发行的两套单枚票都稳定 在1000万套~1100万套;4月份以前发 行和将要发行的多枚一套的套票比 2003年稳中有升,其中:高值票(2元) 由920万枚上升到1150万枚,低值票 (80分)由1090万枚~1100万枚上调 到1200万套。通过分析比较,笔者认 为,1000万套~1200万套是国家邮政确 定的今年新邮套票的基本发行量,不 会再减少了。小型(全)张的发行量,通 过已发行的“桃花坞木版年画”小全 张的量(1050万枚)和“孔雀”小型张 的公布的发行量(930万枚)来分析, 今年可能控制在950万枚上下,个别品 种可能达到1000万枚。
   四、选题、设计有了新突破
   新邮选题设计有了突破,出现了 令人高兴的新变化,例如:(1)1月5 日发行的“甲申年”以其优秀的设计 赢得了邮坛的齐声喝彩,为第三轮生 肖票开了个好头。(2)4月份发行的 “成语典故(一)”是新系列品种,让 人耳目一新。当然,4月份以后还有许 多设计出彩的新系列邮票与邮人见 面,那是后话,在此不加赘述。
   最后,提三点建议:1.根据我国目 前集邮实际状况,1200万套的套票发 行量和950万枚以上的小型(全)张 发行量仍然偏高。 笔者认为,套票发 行量最多不应该超 过1000万套;小型 张尽管面值下调到 6元,也不应该超 过套票的70%,特 别优秀的题材也不应该超过80%为宜。 因为,我们应该看到今年发行的“桃花 坞木版年画”套票在市场上仍然打折 销售的情况。2.“神话──八仙过海” 应该归类到“中国古代神话”系列,票 名应该改为“中国古代神话──八仙 过海”为好,便于后续题材能够成系列 的发行,否则,“中国古代神话”系列邮 票的发行就乱套了。3.建议把“司马光 砸缸”邮票的设计改为T59“寓言── 刻舟求剑”那样的连票形式,就更加惹 人喜爱;同时把发行日期6月6日改为 6月1日。因为,“司马光砸缸”是少年 儿童十分喜欢的热门题材,理应放在 “六一”儿童节发行。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