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哪个“司马光”砸烂他的缸?
-
作者:
周群能 来源:南国早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煨汤大瓦缸再次被砸,老板很无奈。南国早报记者周群能摄南国早报柳州讯(记者周群能)“司马光砸缸”是机智救人的善举,但有人偷偷把人家的大瓦缸砸烂,就是恶行了。柳州市南亚名邸小区一饭店用来煨汤的大瓦缸两次被砸,损失3000多元,老板迫不得已在店外装上监控摄像头,想要抓住肇事者。“大瓦缸又被砸了。”11月8
-
哪个“司马光” 砸烂了他的缸?
-
作者:暂无 来源:百色早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大瓦缸被砸烂“司马光砸缸”是机智救人的善举,但有人偷偷把人家的大瓦缸砸烂,就是恶行了。柳州市南亚名邸小区一饭店用来煨汤的大瓦缸两次被砸,损失3000多元,老板迫不得已在店外装上监控摄像头,想要抓住肇事者。“大瓦缸又被砸了。”11月8日早上,南亚名邸小区23栋一楼一家饭店的老板黄先生发现,他们放在店门
-
司马光笔记中的教子故事
-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青年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司马光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也是享誉中外的大学者。他所著《资治通鉴》已成为了后世家喻户晓的史学名作,并为历代文人所称道。实际上,除《资治通鉴》外,司马光还有一些作品,同样具有很高的价值,值得后世研读。这其中如笔记类作品《涑水记闻》就颇具代表性。此书所记故事虽多只言片语,但内容均为司马光亲见亲闻,记载也
-
司马光诗颂清风楼
-
作者:暂无 来源:沧州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在市区解放桥畔,大运河的西岸,矗立着一座仿古建筑——清风楼。她是上世纪90年代修建的。而文献记载,在西晋时期,沧州就建有一座清风楼。关于这座古沧州的清风楼,我们熟知的,是元代萨都剌的《清风楼》诗:晋代繁华地,如今有此楼。暮云连海岱,明月满沧州。归鸟如云过,飞星拂瓦流。城南秋欲尽,寂寞采莲舟。最近,笔
-
俭能养廉:司马光的智慧
-
作者:暂无 来源:各界导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楼明贤古文《训俭示康》是北宋政治家和史学家司马光先生写给他儿子司马康的一封家书。俭,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也是基本官德。古人“廉俭”并称,俭易廉,奢易贪。俭和奢是廉和贪的起始点和分界线。司马光秉承清白家风,不喜奢侈浪费,倡导俭朴为美,提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著名论断,并举出几个先贤节俭度日的例子
-
司马光:史上最佳新闻编辑
-
作者:
刘黎平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司马光是个好编辑南宋佚名《折槛图》讲汉朝朱云折断栏杆向汉成帝进谏的故事,中国史书重视这样的历史细节。《资治通鉴》其实也是一部跨度上千年的新闻作品集本版撰文/刘黎平(除署名外)历史是过去的新闻,新闻是将来的历史,它们的共同点在于:记录。古代史官,拿着笔,抱着本子,在朝廷做记录,这也有点像记者的工作;记
-
司马光顺嘴儿变成了司马迁
-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那天,我上了一堂与众不同的课,而这堂课的主角是我,我过了一把老师瘾!由于我的评书特长,经小李老师推荐后,大李老师决定由我正式担任班级人文课的讲师。上课的前一天晚上,我打开人文教材准备课程。经过反复推敲,我决定围绕以如何交友为主,朋友存在意义为辅,讲述“朋友之间”一课。但课本上的素材比较有限,为了让这
-
司马光:史上“最佳新闻编辑”
-
作者:暂无 来源:世界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文化随笔历史是过去的新闻,新闻是将来的历史,它们的共同点在于:记录。古代史官,拿着笔,抱着本子,在朝廷做记录,这也有点像记者的工作;记录堆积起来,成为“实录”,历史讲究的是“实”,新闻讲究的也是“实”。一个时代过去后,专门有帮人负责将这些实录等资料编纂起来,这种史官就是新闻编辑。这些编辑当中,最了不
-
司马光被誉“史上最佳编辑”
-
作者:暂无 来源:科技鑫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资治通鉴》其实也是一部跨度上千年的新闻作品集历史是过去的新闻,新闻是将来的历史,它们的共同点在于:记录。古代史官,拿着笔,抱着本子,在朝廷做记录,这也有点像记者的工作;记录堆积起来,成为“实录”,历史讲究的是“实”,新闻讲究的也是“实”。一个时代过去后,专门有帮人负责将这些实录等资料编纂起来,这种
-
司马光《训俭示康》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二十忝科名,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乃簪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应之曰:孔子称“与其不逊也宁
上页
1
2
3
...
5
6
7
...
31
32
33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