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节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祭祖,从凌晨开始燃放鞭炮,点燃供奉祖先的香火,到中午吃饭前,在供桌前摆上供品,并烧纸钱,祈求先人的在天之灵,保祐家人平安健康、生活美满。
在世的人们要在日落星出之前,赶到自己的祖坟,为已经逝去的亲人送灯。
我不知道送灯的习俗起源自何处,但在光山、新县一带,是极其隆重的,只要有可能,这一天必须赶回家送灯。如果有事不能赶回家,要请兄弟代送。每座祖坟前,一个后代一座灯,有多少子孙就点多少盏灯。一个家族,人丁是否兴旺,看他家坟前的灯盏就知道。除了在祖坟上送灯外,还要到天地、灶神牌位上烧纸钱并送灯,以求神仙赐福家人;又送到仓库、牛马圈、井台、碾房等处烧纸送灯,以求五谷满仓、牛肥马壮,打水平安、粮食常吃常有;最后送到大路口烧纸送灯,祈求出入平安,家来四面八方客。
我的青少年时代,送灯上坟被取缔,如今,人们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逐渐寻找自己的文化之根和生命之根,难怪灯节过的如此隆重。(摄影/作者:邓世太 本文有删节)
2014年3月18日,农历二月十八,一年一度的光山县净居寺传统庙会拉开帷幕。前来敬香礼佛、观光游览的游人络绎不绝,人流如潮,他们逛庙会、礼佛事、购农资、赏春景,热闹非凡,再现净居寺传统庙会盛况。古戏楼、观戏阁和容纳千人的观戏广场也正式投入使用,并邀请市、县知名文艺团体进行了长达三天的传统民俗演出,让游客在逛千年庙会时欣赏淮南名剧,在游览山水自然风光时领略民俗风情。据统计,净居寺历时三天的庙会共接待游客十万余人次,旅游交易额达600余万元。
山妹子铣锭,这个早已见不到的民间工艺在光山县王大湾红色景区里露脸了。“五一”小长假期间,该景区还原出了解放前的百货店、理发铺以及织布、打铁、做豆腐等民间作坊,浓郁的民间风情再现了刘邓大军在光山时期的人们生活、生产场景。 大河网-河南日报 记者 王天定 摄
旱船,是纸糊船状的玩具,供民间取乐。制作方法有简有繁。繁者工艺精湛,造价昂贵,价在数百元;易者很简陋,三几元钱就能办得到(此价格是在80年代时)。我地旱船都采取简易法,用篦扎个船形架,船上有舱,可容下一个人,糊上彩色花纸,贴上花,挂上花吊,表演时增添了观众对船的飘洒摇曳之感。演出的时候,三、五人不等。一人坐船为“船娘子”,是女角(过去都是男扮女装),将船吊在船娘子身上,使船很随和的随着船娘子的前后走动而摆动。一人撑船,是男角色,会点武功,起码能翻筋斗。陪船是丑角,一至三人,会打趣,搞得好,妙趣横生,叫人捧腹不已。旱船的表演有情节,虽然它的情节很简单,但也能启示人们从生活的琐事中懂得生活既是斗争的道理。它的主要情节是:丈夫撑船送妻子走娘家,穿过激流,绕过暗礁,一不小心,搁浅了,丈夫很着急,想了很多办法,终于脱了浅,小两口又高高兴兴的走娘家。演出的全过程中,撑船人是关键,一切情节,全由他一人的千姿百态在无声中表演出来,演得好的,有时使观众惊心动魄,有时使观众心焦如焚,有时也能使观众享受胜利的欢乐。间以锣鼓伴奏,热烈紧凑,充满生活情趣。表演过后,唱一段小调,表示欢庆胜利的喜悦。泼陂河镇以罗洼村郭畈的旱船玩得最好。
狮舞,又称玩狮子,是民间喜闻乐见的群众娱乐形式。狮头是用牛皮仿真狮头部模样订制而成。狮身是用红布或花布制作,缀上花条或花布块,以饰美观;缀上染成绿色的麻作狮鬃,以饰威严。表演时,两人钻入“狮衣”内,一人舞狮头,一人做狮尾,首尾相连,配合默契,不仅显示了“百兽之王”的威武雄壮,而且还能表演出真狮的各种动作,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令人赞不绝口。好的表演者,能演出惊险的场面,扣人心弦,更是令人提心吊胆,心惊肉跳。
民间不仅认为狮子是“百兽之王”,而且把它神化了。如果有“百兽之王”的光临,就可以化百凶为一吉。所以,不管玩狮子到哪湾,必须到各家各户去“拜门子”,如漏掉谁家不去,是会闹意见的。凡“拜门子”的户,都烧烧纸,放放炮,略表对狮神驱邪降福的酬劳。还给舞狮子者香烟,感激他们的光临。固然有些迷信色彩,但也显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渴望。所以,拜完门子之后,喊段“彩头”,其内容无非尽是些吉利话。
泼陂河七队和李岗村的郭底下的狮子玩得最好,可演板凳、方桌,还能演“踩四门架”。
旱船,是纸糊船状的玩具,供民间取乐。制作方法有简有繁。繁者工艺精湛,造价昂贵,价在数百元;易者很简陋,三几元钱就能办得到(此价格是在80年代时)。我地旱船都采取简易法,用篦扎个船形架,船上有舱,可容下一个人,糊上彩色花纸,贴上花,挂上花吊,表演时增添了观众对船的飘洒摇曳之感。演出的时候,三、五人不等。一人坐船为“船娘子”,是女角(过去都是男扮女装),将船吊在船娘子身上,使船很随和的随着船娘子的前后走动而摆动。一人撑船,是男角色,会点武功,起码能翻筋斗。陪船是丑角,一至三人,会打趣,搞得好,妙趣横生,叫人捧腹不已。旱船的表演有情节,虽然它的情节很简单,但也能启示人们从生活的琐事中懂得生活既是斗争的道理。它的主要情节是:丈夫撑船送妻子走娘家,穿过激流,绕过暗礁,一不小心,搁浅了,丈夫很着急,想了很多办法,终于脱了浅,小两口又高高兴兴的走娘家。演出的全过程中,撑船人是关键,一切情节,全由他一人的千姿百态在无声中表演出来,演得好的,有时使观众惊心动魄,有时使观众心焦如焚,有时也能使观众享受胜利的欢乐。间以锣鼓伴奏,热烈紧凑,充满生活情趣。表演过后,唱一段小调,表示欢庆胜利的喜悦。泼陂河镇以罗洼村郭畈的旱船玩得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