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妹子铣锭,这个早已见不到的民间工艺在光山县王大湾红色景区里露脸了。“五一”小长假期间,该景区还原出了解放前的百货店、理发铺以及织布、打铁、做豆腐等民间作坊,浓郁的民间风情再现了刘邓大军在光山时期的人们生活、生产场景。 大河网-河南日报 记者 王天定 摄
旱船,是纸糊船状的玩具,供民间取乐。制作方法有简有繁。繁者工艺精湛,造价昂贵,价在数百元;易者很简陋,三几元钱就能办得到(此价格是在80年代时)。我地旱船都采取简易法,用篦扎个船形架,船上有舱,可容下一个人,糊上彩色花纸,贴上花,挂上花吊,表演时增添了观众对船的飘洒摇曳之感。演出的时候,三、五人不等。一人坐船为“船娘子”,是女角(过去都是男扮女装),将船吊在船娘子身上,使船很随和的随着船娘子的前后走动而摆动。一人撑船,是男角色,会点武功,起码能翻筋斗。陪船是丑角,一至三人,会打趣,搞得好,妙趣横生,叫人捧腹不已。旱船的表演有情节,虽然它的情节很简单,但也能启示人们从生活的琐事中懂得生活既是斗争的道理。它的主要情节是:丈夫撑船送妻子走娘家,穿过激流,绕过暗礁,一不小心,搁浅了,丈夫很着急,想了很多办法,终于脱了浅,小两口又高高兴兴的走娘家。演出的全过程中,撑船人是关键,一切情节,全由他一人的千姿百态在无声中表演出来,演得好的,有时使观众惊心动魄,有时使观众心焦如焚,有时也能使观众享受胜利的欢乐。间以锣鼓伴奏,热烈紧凑,充满生活情趣。表演过后,唱一段小调,表示欢庆胜利的喜悦。泼陂河镇以罗洼村郭畈的旱船玩得最好。
狮舞,又称玩狮子,是民间喜闻乐见的群众娱乐形式。狮头是用牛皮仿真狮头部模样订制而成。狮身是用红布或花布制作,缀上花条或花布块,以饰美观;缀上染成绿色的麻作狮鬃,以饰威严。表演时,两人钻入“狮衣”内,一人舞狮头,一人做狮尾,首尾相连,配合默契,不仅显示了“百兽之王”的威武雄壮,而且还能表演出真狮的各种动作,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令人赞不绝口。好的表演者,能演出惊险的场面,扣人心弦,更是令人提心吊胆,心惊肉跳。
民间不仅认为狮子是“百兽之王”,而且把它神化了。如果有“百兽之王”的光临,就可以化百凶为一吉。所以,不管玩狮子到哪湾,必须到各家各户去“拜门子”,如漏掉谁家不去,是会闹意见的。凡“拜门子”的户,都烧烧纸,放放炮,略表对狮神驱邪降福的酬劳。还给舞狮子者香烟,感激他们的光临。固然有些迷信色彩,但也显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渴望。所以,拜完门子之后,喊段“彩头”,其内容无非尽是些吉利话。
泼陂河七队和李岗村的郭底下的狮子玩得最好,可演板凳、方桌,还能演“踩四门架”。
旱船,是纸糊船状的玩具,供民间取乐。制作方法有简有繁。繁者工艺精湛,造价昂贵,价在数百元;易者很简陋,三几元钱就能办得到(此价格是在80年代时)。我地旱船都采取简易法,用篦扎个船形架,船上有舱,可容下一个人,糊上彩色花纸,贴上花,挂上花吊,表演时增添了观众对船的飘洒摇曳之感。演出的时候,三、五人不等。一人坐船为“船娘子”,是女角(过去都是男扮女装),将船吊在船娘子身上,使船很随和的随着船娘子的前后走动而摆动。一人撑船,是男角色,会点武功,起码能翻筋斗。陪船是丑角,一至三人,会打趣,搞得好,妙趣横生,叫人捧腹不已。旱船的表演有情节,虽然它的情节很简单,但也能启示人们从生活的琐事中懂得生活既是斗争的道理。它的主要情节是:丈夫撑船送妻子走娘家,穿过激流,绕过暗礁,一不小心,搁浅了,丈夫很着急,想了很多办法,终于脱了浅,小两口又高高兴兴的走娘家。演出的全过程中,撑船人是关键,一切情节,全由他一人的千姿百态在无声中表演出来,演得好的,有时使观众惊心动魄,有时使观众心焦如焚,有时也能使观众享受胜利的欢乐。间以锣鼓伴奏,热烈紧凑,充满生活情趣。表演过后,唱一段小调,表示欢庆胜利的喜悦。泼陂河镇以罗洼村郭畈的旱船玩得最好。
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省级红色旅游景区—白雀园革命旧址群,位于光山县城东南33公里的白雀镇白雀老街(白雀园明清街)。是土地革命时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的军事基地。是联系豫东南、鄂东北、皖西北三志片红色区域的交通要衢。也是1946年6月中原军区突围的主战场之一。
1930年2月初,光山县委派县委委员、光山县红色补充军军长来合云率光山赤卫队一部,在白雀、沙窝共产党的配合下,一举攻克了白雀园,建立了中共白雀园区委员会。4月白雀区苏维埃政府成立。6月白雀园区苏维埃改为白雀园市苏维埃政府。同时,光山战斗营、教导营、特务营和光山独立团、独立师先后成立并驻扎于白雀园,还设立了红军枪械修造所、红军医院、工农俱乐部、列宁小学,白雀园成为鄂豫皖苏区的主要军事基地。同年秋,鄂豫皖省苏经济公社、红军招待所设立于白雀园。
1931年9月至11月,时任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兼军委主席的张国焘,为了维护他个人的独裁专政,实施他个人的政治野心,把党的集体领导变成家长统治,对持不同意见的红军指战员进行残酷打击,无情迫害,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制造了一场骇人听闻的“大肃反”运动,给党和革命事业造成了重大损失。9月底,张国焘强令红四军从胜利的战场上全军撤到白雀园明清街上。仅在白雀园和徐畈,被张国焘以“改组派”、“第三党”、“AB团”等莫须有的罪名而逮捕杀害的红军高级将领就有许继慎、周维炯、庞永俊、肖方、熊受暄等,还有中下级干部和革命战士2500多名。为了悼念含冤九泉的烈士并警示后人,在白雀园南端白露河畔的香炉山上树立了由徐向前元帅亲笔题写碑文的“白雀园殉难烈士纪念碑”
1945年10月24日,为了加强中原地区的斗争,中央决定王震率三五九旅,王树声率嵩岳军区与在大别山的李先念率领的新四军五师会合,成立了由李先念任司令员,王震、王树声任副司令员的6万余人的中原军区,同时成立第一、第二两个野战纵队,其中一纵一旅在旅长皮定钧率领下进驻白雀园。6月26日中原突围时,皮定钧旅长在白雀率部与敌作战,掩护主力突围。
1947年6月30日晚,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十二余万精兵,一举突破黄河天险,由此展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胜利进入大别山区。9月24日,刘邓首长在白雀园明清街召开了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各纵队长会议。10月成立了中共光商县委,光商爱国主义政府,光商县武装支队。1948年3月,改光商县为白雀县,1949年5月16日并于光山县。
白雀园革命旧址群包括白雀园殉难烈士纪念地、白雀园大肃反监狱、白雀园市苏维埃政府、鄂豫皖省政治保卫局分局、鄂豫皖省苏经济公社、红军赤卫独立师指挥部、红四军司令部、白雀园殉难烈士纪念碑、明代城门及古城墙、小东门、皮定钧旧居、白雀园会议旧址以及白雀园明清街等,现有保护房屋一千余间。2000年9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此旧址群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最优秀的人文景区——邓颖超祖居,位于河南省光山县司马光中路白云巷内,是原全国政协主席、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邓颖超同志父亲及祖父居住的地方。祖居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分东、西、中三个院落,座北朝南,前后两进,现存清代建筑房屋30多间,建筑结构严谨,格扇门窗古朴典雅,是一座典型的具有南方特点的清代建筑。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邓颖超系河南省光山县城关镇人。清咸丰年间,邓颖超祖父辈带着四个儿子居住于此。邓颖超的父亲邓廷忠排行老四,清咸丰末年人,自幼习武,臂力超群,清光绪十一年,中武进士,并点名武翰林,授任御前侍卫,后调任广西南宁镇台之职。在此期间,他认识了湖南长沙籍医生杨振德女士,两人由友情发展为恋情,并很快结为伉俪。1904年,杨振德生一女儿,取名玉爱,学名文淑,“五四运动”后改名邓颖超。后来邓廷忠病逝他乡,灵枢运回光山,葬于城南5华里邓氏祖坟――望水楼子。
2001年文旅局投资30多万元,对邓颖超祖居经过认真整修,基本恢复原貌,又多方筹资200多万元,多次派人赴北京、天津、吉林等地征集相关文物、用品400多件。全国人大老干部局的领导多次亲临祖居,将祖居僻为人大老干部局关心下一代基地。中央文献研究室、天津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的负责同志,更是一年数次亲临光山,组建成天津、临安、光山三地联姻的周恩来、邓颖超宣传基地。中央安全局、中南海西花厅将祖居视为邓颖超的第二故地。周恩来、邓颖超生前身边的工作人员及周、邓亲属从西花厅移植了一批珍贵花木并亲手种植于祖居,同时帮助祖居征集了李瑞环、李铁映等30多位副国级以上领导人、王铁成等文化名人的题词、题字及周恩来、邓颖超生前文物。2004年农历八月十五日,邓颖超秘书赵炜及天津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的负责人一行专程来光山邓颖超祖居与文旅局工作人员一起共度中秋之夜。赵炜夫妇及邓大姐的干女儿李媚夫妇出资塑了一尊雪白大理石的邓颖超大姐半身塑像,于2005年中秋之日赠送祖居。它凝聚着她们对邓大姐的一片爱戴之情。现祖居内陈列有周恩来、邓颖超同志生前文物及生平事迹展室、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文艺界名流题词碑廊、具有徽派建筑艺术风格的晚清大家豪宅寝室陈列展、练武厅等景点。2006年文旅局再次筹资200万元,全面启动了祖居的维修工程,在祖居西院恢复古绣楼。通过项目的实施,让游客在游览历史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同时,享受祖居古朴典雅的清代徽派建筑艺术风格。将祖居建设成为河南最优秀的人文景区。
自邓颖超祖居景点对外开放以来,已先后接待了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家科技部、公安部等国家部委及省、市各级领导的参观、访问。协助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南京电视台拍摄《邓颖超》等电视专题片。2004年2月4日,邓颖超同志诞生100周年纪念活动在祖居内隆重举行,同时举办了《邓颖超与光山》一书的首发式活动,全国各地前来缅怀先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者络绎不绝,大大提高了邓颖超祖居的知名度。2005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邓颖超祖居晋升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邓颖超祖居被河南省委宣传部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每天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学习者近千人。
保护利用好邓颖超祖居,对于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对广大人民群众和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北向店战斗旧址,位于光山县北向店乡何小寨村。1947年12月14日凌晨,刘伯承率后方指挥所,中原局机关到北向店何小寨宿营。敌整编第十一师13000余人,抢先到达北向店,高庙山以南一带,敌我双方都于14日凌晨在北向店一带宿营。敌我宿营地交错,而敌人兵力明显处于优势,形势万分紧急。刘伯承司令员得知这一情况后,他处险不惊,从容镇定,指挥部队沉着应战。一纵二旅抢占北向店一带有利地形,掩护刘伯承司令员和中原局机关转移。战斗十分酷烈,从14日凌晨一直打到傍晚,二旅四团于张大湾,八团于五虎岔羊,五团于同兴集竞日拼杀,敌人在炮火掩护下,成团成团地攻来,都被二旅打退,阵地上树断枝飞,塘鱼炸的漂满。二旅以4000兵力,抗击了优势装备的敌人三个旅13000余人数十次的进攻,歼敌3000人。北向店战斗是一场出奇不意的遭遇战,我军以少胜多,显示了我军英勇顽强,一住无敌的英雄气概。这次战斗,保卫了刘伯承司令员和中原局机关的安全,挫败了敌人妄图吃掉我指挥机关的阴谋,使后方指挥所顺利进入淮西。事后他还经常以此告诫部属:“这是我治军数十年来第一次扮演了“李逵”。著名的军事家刘伯承,在光山北向店战斗中化险为夷,成为他传奇人生中惊险的一幕”。
光山中国茶具博物馆位于河南省光山县城司马光东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紫水塔周围。用地面积约39000多平方米,由茶文化景观区、中央景观区、仿古商业文化街区等部分组成。
本馆是集历代茶具展示、茶艺表演、茶画、茶歌、茶舞、茶文化等诸方面斗智争芳区,又具有现代概念的中国古建元素建筑群作载体。共展出历代茶具3000余件,展品从新石器时期直至文革时期,质地包括瓷、陶、铜、铁、锡、木等,从多角度、全方位反映了作为绿茶之乡的信阳地区五千余年悠久茶文化史。这是全省唯一、紧扣信阳经济主动脉的茶具展示旅游点,也是继杭州茶叶博物馆后全国第二家颇具影响力的茶文化专题馆和第一家茶具专题博物馆,是展现悠久的茶历史和先进的茶文化重要窗口。
花山寨会议旧址,位于河南省光山县城西南20公里的南王岗乡花山寨村。1934年11月11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在此召开第十四次常委会议,决定红二十五军长征。
1934年11月10日,中共鄂豫皖省委率红二十五军到达光山城西南的花山寨,和鄂东北道委书记郑位三、中共中央来人程子华胜利相会。11日,中共鄂豫皖省委书记徐宝珊,在花山寨西南的一个小村庄里召开了第十四次省委常务会议,郑位三、程子华等参加。会上,程子华传达了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和军委对鄂豫皖根据地的指示。周恩来对红军二十五军出路问题指示说:“中央已经决定了红军主力要作战略转移,去建立新的根据地,这样部队就能得到发展。同时能把敌军主力引走,减轻根据地的压力。根据地的敌军减少了,留下的部分武装就能长期坚持,也就能够保存老根据地…….”。
会议通过充分讨论后,一致拥护中共中央指示,决定红十五军作战略转移。决定的要旨是:一、省委立即率领红二十五军实行战略转移,为发展红军和创新根据地而斗争;二、为宣传党的主张,扩大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政治影响,行动中部队对外称“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三、留下一部分红军武装,再次组建红二十八军,继续坚持鄂豫皖边区的武装斗争。
会后,对红二十五军领导人作了调整。省委决定:中共中央派来的程子华任军长,徐海东任副军长,吴焕先任政委,戴季英任政治部主任,郑位三任秘书长。新任军长程子华率领红二十五军到罗山殷家湾、何家冲进行整编,撤消师一级建制,军直辖二二三团、二二四团、二二五团和手枪团。
1934年11月16日,中共鄂豫皖省委率领红二十五军,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红旗北上。并发布了《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宣言》。旧址现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是重走红军路、追索当年红军战斗历程的体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