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简述《资治通鉴》的礼治思想
-
作者:
郭照启 来源: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现实启示 礼治思想 鲁迅 特点
-
描述:司马光出身封建官僚家庭自幼接受礼的熏陶,强调治国的核心是“立政以礼”。他的礼治思想在其整个思想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其政治、史学和哲学思想的最根本出发点。然而鲁迅却说正是由于看了《资治通鉴》才
-
简述《资治通鉴》的礼治思想
-
作者:
郭照启 来源:北方文学(中)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现实启示 礼治思想 鲁迅 特点
-
描述:司马光出身封建官僚家庭自幼接受礼的熏陶,强调治国的核心是“立政以礼”。他的礼治思想在其整个思想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其政治、史学和哲学思想的最根本出发点。然而鲁迅却说正是由于看了《资治通鉴》才
-
司马光与宋神宗的三次对话
-
作者:
吕传彬 来源:文史博览(文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宋神宗 政治家 吕惠卿 中国历史 北宋历史 司马光 王安石变法 编年体 对话
-
描述:回顾北宋历史,大臣司马光与王安石同仕一朝但政见不和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司马光(1019-1086,山西夏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可以说是
-
我读《资治通鉴》
-
作者:
肖雅蓝 来源:全国优秀作文选(初中)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刘邦 治道 壮士 丝绸之路 历史眼光 时间带 司马光 成就 忠臣
-
描述:当历史的烟云被时间带走,风尘中依稀有缕缕壮士的哀叹、孀妇的遗憾、忠臣的决心……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是了,司马光微微挥袖,提笔写道…… 兔死狗烹 夜凉如水,月光如华,值此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眼皮依然跳动着。往事如云烟,挥之不去地回荡在他脑海里。幼时,他忍胯下之辱。彼时,心中的壮志开始燃烧,立誓要有所成就,小不忍则乱大谋。他投奔刘邦,协助他打下如画江山。他是乱世之中的英雄,只有腥风血雨的战场,才是他一展宏图之地!奈何江山稳固,帝王多疑善变,他再也坐不住安宁。
-
毛泽东读十七遍《资治通鉴》有感
-
作者:
屏西 来源:四川统一战线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标点符号 红楼梦 毛泽东 古书 书法艺术 心灵交流 读书 主席 线装书
-
描述:毛泽东的贴身警卫王明富曾经说过,主席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也是读书的一生、刻苦求知的一生。他是轰轰烈烈天下事,日日夜夜一床书。手触之处皆有书。《资治通鉴》读了十七遍,《红楼梦》读了五遍。主席床上的书
-
《资治通鉴》的赏罚观撷要
-
作者:
李爱花 来源:领导科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公平公正 汉武帝 无功 赏罚观 领导者 王朝更替 昭平 政策 惩罚
-
描述:《资治通鉴》阐述了君王与人臣的品德善恶、军国大事与政策得失,总结了王朝更替的原因和教训,被称为"此天地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该书十分重视赏罚,认为"政之大本,在于刑赏,刑赏不明,政
-
《资治通鉴》差点被毁版
-
作者:
浮云 来源:晚报文萃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宋神宗 宋哲宗 宋代前 王安石 厚今薄古 序言 司马光 作品 唐末五代
-
描述:《资治通鉴》是司马光的作品,照理说,编写《资治通鉴》不会得罪任何人,因为司马光所接触的多是"故纸",且时间是到宋代前的唐末五代,《资治通鉴》就戛然而止,不存在厚古薄今或厚今薄古等现象。可是,绍圣四年
-
《资治通鉴》中关于选人用人的论述
-
作者:
刘后滨 来源:先锋队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以德统才 五十年 用人问题 唐太宗 用人标准 三家分晋 司马光 选官 用人原则
-
描述:通观《资治通鉴》可以发现,司马光对选官用人问题给予了突出关注,并以"臣光曰"形式的议论,对中国古代的选官用人原则进行了高度的总结。这些原则是他站在治国理政高度上对用人之道的总结,是对历史的总结。"德
-
首部小楷《资治通鉴》书法卷问世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方收藏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小楷 书法家 文化信息 中国广播电视 中国南方 传播中心 书法艺术 公开发行 文化工程
-
描述: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中国南方文化信息传播中心出资编辑、印制、监制及发行的((资治通鉴》(书法卷)文化工程,经过反复修订于2013年3月印制成册,并在全国公开发行。该书收录了湖南书法家陈木香潜心
-
《资治通鉴》胡三省注考辨 魏俊杰
-
作者:
魏俊杰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 武阳 赵王伦 咸宁 胡三省 年号 中华书局点校本 濮阳县 泰山 晋武帝
-
描述:《资治通鉴》卷一○○,晋穆帝升平二年,"冬十月,泰山太守诸葛攸攻燕东郡,入武阳(胡注:后汉东郡治东武阳。武帝咸康二年,封子允,以‘东’不可为国名,而东郡有濮阳县,改曰濮阳国。允改封淮南,还曰东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