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 (1)
期刊 (1)
按栏目分组
司马光文献 (2)
按年份分组
2010 (1)
2007 (1)
按来源分组
吉林日报 (1)
七彩语文(小学中高年级) (1)
相关搜索词
脆弱的领袖
作者: 徐风  来源:吉林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组织行为学  领袖  首席执行官  刘备  诸葛亮  执行能力  司马光  道德主义  贤臣  苻坚 
描述:坚硬与脆弱,有时只有一点点的差别。 $$没有人否认前秦的君主苻坚是一位伟大的君王:在他的身上,既有胡族特有的彪悍与勇猛,又有同汉族人一样对中华文化发自内心的服膺;他继承了他的父亲苻雄宽厚仁义的性格和任用贤臣的雅量,同时又始终抱有一统天下,匡正六合的志向和抱负……前燕、前凉这些显赫一时的王国,
全文:

坚硬与脆弱,有时只有一点点的差别。 $$没有人否认前秦的君主苻坚是一位伟大的君王:在他的身上,既有胡族特有的彪悍与勇猛,又有同汉族人一样对中华文化发自内心的服膺;他继承了他的父亲苻雄宽厚仁义的性格和任用贤臣的雅量,同时又始终抱有一统天下,匡正六合的志向和抱负……前燕、前凉这些显赫一时的王国,摧枯拉朽般地在他面前倒下。在魏晋南北朝这段诡谲的历史漩涡中,雄才大略的苻坚,第一次统一了北方——准确地说,除了偏安一隅,占据东吴故地的东晋,整个中国都在苻坚的统治之下——看来继汉代之后另一个大一统帝国,马上就要来临。但历史往往会蜿蜒到意外之处,同东晋帝国在肥水的一次败仗,让看似异常强大的前秦是那么的不堪一击,顿时四分五裂。后燕、西燕、后秦、后凉等新的割据政权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中国又一次陷入了分裂。苻坚失败了,恐怕他到死都不知道自己为何失败:“我既不穷奢极欲,又不混乱朝纲,而是一个提幽拔暗,选贤与能的明主,或许是上天不想让中华一统吧!”$$苻坚的失败确实有些匪夷所思,他的能力、品格、眼光、志趣在中国历代君王中也可以排在前列,却得到了异常悲惨的结局,耕耘与收获明显不相符。问题究竟在哪里呢?$$前人不是没有对苻坚的失败进行过思索。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分析苻坚的失败时指出:“秦王(苻坚)每得反者辄宥之,使其臣狃于为逆,行险缴幸,虽力屈被擒,犹不忧死,乱何自而息哉!”这里主要指苻坚对慕容氏、姚氏和东晋被俘大臣的姑息纵容,总是宽恕他们,想要把这些人纳入到自己的统治机构中。日本著名历史学家谷川道雄先生进一步指出,苻坚之所以表现出如司马光所说的优柔寡断,根子在于他具有极强的“道德主义”精神,即“混六合为一家”、“以济苍生”的伟大理想。“天子君临于人民,其态度首先需要以心意来贯彻,这当然也就容易产生宽容。信义与宽容这一天子道义上的态度,超越了敌对关系以及种族区别的限制”,但“道德主义究竟又为统一帝国的成立打下了多少基础呢?”在谷川氏看来,这个问题的答案明显是否定的。$$但司马光和谷川道雄都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苻坚儒家化,或者说汉化的执政理念正是使得他超越之前几个以野蛮征服为统治方式的胡族国家的根本原因。这种典型的华夏君主的思维方式,正是保证苻坚统一中国,团结士人的精神力量。没有了这个追求,前秦也只是一个靠抢劫和压榨为生的野蛮国家,根本承担不起统一的重任。$$还是让我们回到历史本身去寻找。纵观苻坚由盛而衰的过程,只有一个因素发生了变化——王猛死了。王猛就如同苻坚的催化剂,有了王猛,苻坚不可战胜,无比强大;失去了王猛,苻坚便变成了纸糊的老虎,只中看不中用。苻坚与王猛,就如同刘备与诸葛亮,后者之于前者,都具有决定性。但需要注意的是,王猛本身并不是问题的答案。如果认为前秦只是建立在王猛个人的能力上,那么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苻坚是个可有可无的人物,他惟一的作用便是对王猛充分放权。可是,王猛同诸葛亮一样,在出山之前考虑了多个老板,他们选择投奔目标的依据并不是听不听自己的话,而是有没有值得自己辅佐的资格,即有没有帝王的抱负、智识和气度。换言之,苻坚和刘备可不是王猛和诸葛亮身边的陪衬,相反,明君与贤臣双方要具有互补性,其结合要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苻坚少了王猛不行,王猛少了苻坚更不行;刘备得到诸葛亮是大幸,诸葛亮遇到刘备,同样很幸运。这就类似于公司中的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董事长主要负责确定公司的战略方向和远景目标,而如何做好具体的琐碎的日常工作,则是首席执行官的职责,也就是说,王猛是苻坚的首席执行官,是苻坚最得力的职业经理人——苻坚负责以宏伟的目标吸引人,以充满理想色彩的图景吸引人,以充满温情的道德主义团结人,而剩下那些现实的、残酷的、甚至没有道理可言的难题,正好交给执行能力超强,甚至有些睚眦必报的王猛来处理。用俚语来说,就是一个唱白脸,一个唱黑脸,一个拿大棒,一个拿胡萝卜。就如同强大的微软公司,创造出一代又一代更便捷更好用的操作系统这一构想出自比尔·盖茨的天才头脑,但让微软公司实现这一构想,保持丰厚利润和实现垄断的则是微软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这种分工是合理的,甚至是必须的。如果按照这个思路看待苻坚和王猛的关系,也便可以理解苻坚在王猛死后所发的慨叹:“王者劳于求贤,逸于得士,斯言何其验也。往得丞相,常谓帝王易为,自丞相违世,须发中白,每一念之,不觉酸恸!”是啊,由于王猛的执行能力太强了,让苻坚一点都不用操心具体琐事,越发养成了他不顾及现实,处处理想化的行为方式。以往是两个人配合起来干的活,现在必须由苻坚一个人挑起来,而这两种工作在性质上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很容易顾此失彼,到头来哪个都没有做好。刘备则从反面印证了这个道理:别看刘备一直寄人篱下,胆小好色,年纪又大,武功和能力也很一般,但其恢复汉室的理想信念,选拔人才任用人才团结人才的眼光和气魄,使得他一直是曹操的眼中钉、肉中刺,相反也便成为诸葛亮倾心辅佐的不二人选——同刘备相比,胸无大志,坐而论道的刘表和刘璋简直一无是处。有了事无巨细的诸葛亮,刘备的能力得以充分发挥;有了雄才大略的刘备,诸葛亮也得以一展平生的志向,两者互相成全。$$不仅仅是苻坚和刘备,刘邦对互补这个道理更是了熟于心。在汉初三杰中,刘邦最敬重最离不开的还是萧何,萧何被评为第一功臣也正是源于这个道理。但像刘邦、刘备、苻坚这样的英雄可遇不可求,如果没有这样的不世豪杰,或者在承平时期如何才能保证士人愿意效忠领袖呢?这就需要有一套从天子到老百姓普遍认可的价值观,需要一套“想像的秩序”——虽然老板可能次了一点,但维护和实现外在于君主的秩序和理想信念,还是可以给萧何、孔明和王猛这样的人以奔头、目标和动力。当然,这是另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这里不再展开。$$走笔至此我们就会发现,肥水之战的失败只是一个诱因,就如同多米诺骨牌,没有王猛的恶果一个一个显现,国家渐渐不可收拾。回到问题本身,苻坚最大的悲剧并不在于他是苻坚而不是王猛,而在于他在是苻坚的同时,缺少一个王猛。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