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宋元史学家胡三省及其《资治通鉴音注》版本
作者: 杨郁  来源:图书与情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胡三省  《资治通鉴音注》 
描述:胡三省是宋末元初著名的史学家、训诂学家和藏书家。由于《宋史》、《元史》无传,《宋元学案》也仅有百余字的小传,他的生平事迹和重要贡献长期被湮没,直至20世纪中期陈援庵先生作《通鉴胡注表微》,才使人们注意到胡三省的学术地位和胡注的学术价值。文章介绍了胡三省的生平,并对其《资治通鉴音注》的成书、版本和内容价值作一考述。
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征引《孙子兵法》现象分析
作者: 阎盛国  来源:军事历史研究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胡三省  《资治通鉴音注》  《孙子兵法》 
描述: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大量征引《孙子兵法》。这种特殊注解现象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以五种方式标注《资治通鉴》征引《孙子兵法》的情况;二是引用《孙子兵法》解释《资治通鉴》内容;三是运用《孙子兵法》点评《资治通鉴》内容;四是以《资治通鉴》中的史例验证《孙子兵法》理论的科学性。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充分吸纳了《孙子兵法》的精华,并用《资治通鉴》反证《孙子兵法》,使《孙子兵法》与《资治通鉴》相映生辉。但他运用《孙子兵法》注解《资治通鉴》并非尽善尽美,个别注解张冠李戴,沿袭前人错误。胡三省还比较关注孙子的生平家世
《资治通鉴音注》版本考
作者: 张常明  来源: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胡三省  《资治通鉴音注》  成书  版本 
描述:胡三省是宋末元初著名的爱国史学家、训诂学家、藏书家。他的生平事迹和重要贡献长期被湮没,《宋史》、《元史》无传、《宋元学案》也仅有百余字的小传。该文介绍了胡三省的生平,并对其《资治通鉴音注》的成书以及各种版本之间的流传脉络做一考述。
《资治通鉴音注》音系性质的研究
作者: 马君花  来源: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吴方言  《资治通鉴音注》  音系性质  读书音 
描述:胡三省为《资治通鉴》所作的《音注》是反映宋末元初共同语读书音的文献材料,其音系是承袭了五代、宋初、南宋读书人递相传承的雅音系统,但由于地域、时代的因素,音系间或表现出吴语的方言特点。
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中的重纽问题
作者: 马君花  来源: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重纽  《资治通鉴音注》  语音 
描述:考察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中重纽反切的反切上字、反切下字以及重纽字作反切上字的情形,发现胡三省音注中重纽A、B类不互相用作反切上字,重纽A、B类都与唇、牙、喉音字以外的三等韵关系密切,而且胡注中重纽B类字与一等韵、二等韵、四等韵也有混切现象。胡三省力求恪守《广韵》的重纽韵的区别特征,但也透露出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共同语的实际变化。
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文献学成就
作者: 张后武  来源:安徽大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献学成就  胡三省  《资治通鉴音注》 
描述:胡三省是宋元之际著名的史学家。他以毕生精力研覃史学,历三十余年,完成史学巨著《资治通鉴音注》。全书二百九十四卷,与《资治通鉴》正文相当,对于《通鉴》涉及的名物、制度、地理、职官以及记事,进行大量的注解,诠释其音义,考订其异同,校勘其讹脱,辨明其史实,所引资料皆注明来源,考证详备,不仅增补大量史实,也为阅读《通鉴》提供极大的便利,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资治通鉴音注》(简称《通鉴音注》、《通鉴胡注》、《胡注》)问世以来,学者们做过不少研究和评介。但影响最大的,当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陈垣著作《通鉴胡注表微》。此
《资治通鉴》胡三省注研究
作者: 林嵩  来源:北京大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胡三省  《资治通鉴音注》  《资治通鉴释文辩误》  注释学 
描述:宋元之际的史学家胡三省(1230~1302)所作的《资治通鉴音注》与《通鉴释文辩误》,是“《通鉴》学”与古典传注学方面的名著,世称“胡注”;本文是对“胡注”所作的专题研究。 陈垣先生的《通鉴胡注表微》是公认的《通鉴》与“胡注”研究的里程碑式著作。由于产生在抗日战争这一特定的历史环境,《表微》对于胡三省的遗民思想与爱国情怀等内容有更多的阐发。受陈先生的影响,加之建国以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学界过分强调史学的思想教化与政治宣传功能,许多学者只是把胡三省视为一个“爱国史学家”进行评价;对于“胡注”的研究也多停留在“
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及其语音特点
作者: 马君花  来源: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资治通鉴音注》  胡三省  语音  音系性质  音系特点 
描述:介绍了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的成书及其对于汉语音韵史研究的重要意义。阐明了作者的研究范围、方法以及胡三省音注的语音体系的基本特点。
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轻唇音的研究
作者: 马君花  来源: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轻唇音  《资治通鉴音注》  近代音  演变  分化 
描述:宋末元初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语音系统中的唇音反切上字有明显的选用原则:(1)反切下字是一、二、四等韵的,其反切上字用的是重唇音字。(2)反切下字是传统重纽三等韵的以及是庚三、清、职、之韵字和幽韵明
《史記》三家音注與《資治通鑒音注》的比較研究
作者: 廖秋華  来源:浙江大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反切结构  重纽  《资治通鉴音注》  比较研究  《史记》三家音注 
描述:音注是研究汉语语音史的重要材料,这些材料很大部分来自经史的注解。注解类材料往往是大宗材料,但由於其随文注音的性质,它们大多不成系统。有的大宗材料也可能覆盖整个音系,但由於历史音系的傅承性,单纯系联或比较反切还不能充分反映捂音演燮的全部信息。反切系联或比较只注意音颊的分合而无法关注切合关系,它们对诸如聲韻如何配合、介音的归属以及这种切合关保所蕴涵的语音学意義等关注不夠。反切结构分析能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它通过分析切上、下字的特點以及它们之问的搭配阴保,不僅能捕独傅统研究中容易忽略的语音信息,而且能探寻语音发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