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
司马光砸的第二只“缸”
-
作者:
亦明 来源:政府法制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洛阳 历史 中国 司马光
-
描述: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妇孺皆知,其实他长大后还砸了第二只缸,缸的名字叫社会,俗称“大染缸”。 公元1085年下半年,司马光在陈州短暂任职后回汴京,做了门下侍郎(相当于副宰相),不久即拜相。有位叫刘蒙的老朋友也从河北追到京城,向司马光求助万钱,说是父母无钱安葬,弟妹嫂侄需要抚恤。对此。他婉拒道:“我连亲属故旧都拿不出钱来帮助,哪来的钱给您啊!”刘蒙不信:“你太抠门儿了吧,做了四十多年的官儿,如今又是宰执,连一万钱也拿不出,怎么可能?”说司马光“老抠儿”的,不止刘蒙一人。
-
司马光的为官智慧
-
作者:
楼明贤 来源:政府法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智慧 政治家 史学家 《训俭示康》 司马光 传统美德 分界线 奢侈浪费
-
描述:古文《训俭示康》是北宋政治家和史学家司马光先生写给他儿子司马康的一封家书。俭,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也是基本官德。古人“廉俭”并称,俭易廉,奢易贪。俭和奢是廉和贪的起始点和分界线。司马光秉承清白家风,不喜奢侈浪费,倡导俭朴为美,提出“由俭人奢易,由奢入俭难”的著名论断,并举出几个先贤节俭度日的例子来印证这一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