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书市归来话书

日期:2001.04.21 点击数:21

【类型】报纸

【篇名】书市归来话书

【作者】 亢振洲

【关键词】 资治通鉴 使人不寒而栗 出版社 学贯中西 书市 新瓶装旧酒 现当代文学 归来 书价 亘古未有

【报纸名称】团结报

【出版日期】2001-04-21

【正文】

一年一度的北京春季书市又 在阳光明媚的4月如期举行。岁 岁年年花相似,几乎还是去岁的 那些书商、书店、出版社,几乎 还是去岁淘书、买书的那些人, 几乎还是去岁的那些书、那些 价,变的只是年轮。
   对于北京书市,记者每年都 要逛一两次,今岁春季书市当不 例外。接连两天,记者挨摊逐铺 地在书市“淘洗”一遍,竟没有 “淘”到一本可心的书,回来倒 生出许多疑问和慨叹。
   书价,奥秘难解
   有人曾做过统计,说改革开 放以来,中国物价上涨之快当数 书价、邮价。笔者没有具体统 计,但手头有20多年前买的几大 名著可以为证:《红楼梦》3.1 元;《三国演义》2.3元;《水 浒传》4.25元。还是这几套书, 现在每套大多在50元以上,更有 甚者已高达百元,其上涨幅度之 高使人不寒而栗。
   一边是书价高得怕人,一边 是书价打折惊人。在书市上到处 可以看到,《白话资治通鉴》原 价498元,现价60元;《白话二 十四史》原价498元,现价60 元;《世界童话大系》原价1280 元,现价156元……在这里,一 般书打五折,最多的打到九折。 我不明白,这打九折出版社究竟 赚不赚钱,但打五折肯定还是赚 钱的,因为这些大都是新版书。 这就提出一个问题:既然打五折也赚钱,为什么当初书价 就不能定低点呢?省得折来折去还是折到原位。问及此事, 一位出版社老总一脸无奈地对我说:“书价高并非出版社 得大头,中间商、零售商,层层回扣盘剥,到头来也没几 个子了。”真的如此吗?书价真的就没了降低的空间?其中 奥秘谁又诠解得清。
   书者,藏乎读乎
   如今的书,价钱之高堪为史无前例,而书的包装之精 美,更是亘古未有。在书市上,许多闻也未闻过的书之装 帧令人目炫。比如精美的盒装、高档的匣装、豪华的皮 装、古朴的线装,应有尽有。记者纳闷:这么好、这么美 的书谁买谁读?其原因很简单,惟其精美,所以爱护;惟其 爱护,所以不忍捧读。正如一件昂贵的珍宝,我看一般藏 家是不忍心去佩之玩之的。
   事实上,如今的书已完全变了其原有之意。书,是 人类文明的载体,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但现在,书已成 了一些并不读书和很少读书而又或有权或有势者家中的 饰物、藏品,也正因为如此,书的豪华精美正走向远离 给人阅读的轨道。在书市上,一些包装精美的书大多成 套成系列,一些精美的包装上还堂而皇之地写着“馈赠 之佳品,收藏之珍品”类的广告词。难怪人们说,现今 是买书者不一定读书,读书者却难买得起书。书在一些 贪官那里已成了高雅的受贿之物,行贿者的糖弹。时候 变了,受贿者也变“雅”了。不信,大家都可留神一 下,这些动辄几百上千成系列的高档书有几多在读书人家 里,有几多在有钱有权者家里?
   呜呼!书沦落若此,悲哉!
   书,也该打假打滥
   人们一说到书,一定会想到知识、文化。但现在我却 发现,此话已谬。在书市上,记者发现,如今的书大致有 如下几类:一是新瓶装旧酒。如中国古典名著、世界名著之 类,变的只是“外套”;二是生活消谴类。这类书大多华丽妖 冶,以作秀见长;三是行世指南类。这类书大多东拼西凑,系 文抄公所为。四是现当代文学作品。五是儿童读物类。这类 书印刷精美,为望子成龙的家长青睐。当然,还有其他类,但 不是时过境迁,就是难成体系,属冷门类。
   就此几类书而言,用现在最时髦的一句话来说:全 在于策划。如今在出版界,很难找到过去那样学贯中西 的出版家了。赚钱的出版社和编辑个人,大多谋在成在 选题和策划。选好一个题,找到几个人,纂起一本书, 以最快的速度出版,捞上一把银子,这是不少出版社成 功的范例。如今的写书人胆子大得很,半瓶子不满就敢 出溢瓶的酒。如B股刚允许国人买,就有人出来支招; 体彩一上市,就有谋略家授经。而且这类书卖的偏快, 岂不知,这书里一点真货也没有,全是拼凑的假冒伪劣 品。在书市,记者发现这样的书随处可见,不过,一到 书市已失却了光艳容颜,因为它也就有几天生命,属垃 圾书之类。
   出书滥,乱出书,这就是书价不 断攀高、书界浮躁的根源。走进书 市,看到一堆堆的印刷精美的书几近 垃圾,不禁感叹:何时书市能真正成 为读书人精神的恬园!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