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视频 新闻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图片

横山寨:沉埋在荒草中的一代繁华

日期:2003.02.25 点击数:12

【类型】报纸

【篇名】横山寨:沉埋在荒草中的一代繁华

【作者】 谢寿球

【关键词】 资治通鉴 田东县 涌上心头 护城河 茶马古道 广西文物 横山寨 广西田东 沧桑之感 贸易市场

【报纸名称】中国民族报

【出版日期】2003-02-25

【正文】

$T历史常常会出现惊人的巧合。公元2002年,广西田东县开始建设一个据说 是中国西南最大的贸易市场,而在这个规模宏大的市场西面,一个在800多年 前被称为西南最大的贸易市场──横山寨古遗址,随着西南茶马古道的发现, 也展现在世人面前──$E
   2002年12月5日,笔者 专程前往广西田东,探访这个 被沉埋在荒草中的历史名城。
   时值南国初冬,夕阳静静 地照着大地,右江悠悠东去。当 我们伫立在横山寨城墙的废墟 上,面对着满目荒凉,远眺田东 县城林立的高楼时,一股历史 的沧桑之感顿时涌上心头。
   茶马古道第一城
   茶马古道是我国古代西南 通往西方的一条重要的贸易线 路,流通的商品以茶叶、马 匹、盐巴、瓷器为主,被称为 我国西南的“丝绸之路”。 2001年,这条淹没在历史风 尘中的古道被人们发现,精明 的云南人立刻把它打造成为名 闻国内外的探险旅游热线。
   据一些专家考证,茶马古 道东线的起点实际上是广西田 东县的古城横山寨,从横山寨 经德保、靖西、那坡、云南的 富宁、广南、昆明,到达大 理,再延伸到缅甸、印度直至 西亚。作为这条古道东端的横 山寨,到南宋绍兴年间盛极一 时,成为南宋和西南各少数民 族进行商品交易的主要集市, 也是南宋最大的马市。据史书 记载,横山寨交易的马匹来自 西南的大理、自杞、罗殿、特 磨道等国,他们除了和南宋在 横山寨交换马匹外,还带来了 胡羊、长鸣鸡、披毡、云南刀 及麝香、三七等药物,南宋用 来交换的商品主要是盐、瓷 器、铜器、书籍和丝绸等纺织 品。到横山寨卖马的大理国商 队一批就有1000多人,每年 南宋朝廷要在横山寨马市购买 战马1500匹至3500匹。由此 可以想见当时的横山寨那种商 贾云集、万马奔腾的繁华景 象。
   横山寨在南宋除了商埠的 功能外,还起到文化转运站的 重要作用。据史书记载,大理 “每贾人至横山,多市史记、 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本 草、王叔和脉诀、千金方等 书”,可见横山寨在古代还是 一个重要的书市,汉族的先进 文化从横山寨沿着茶马古道这 条文化走廊源源不绝地传播到 西南各地,深刻地影响了西南 地区的社会生活。横山寨是壮 族古代的经济繁华之地,也是 文化昌盛之都。
   残垣断壁诉沉浮
   横山寨的繁华最后毁灭于 蒙古骑兵的铁蹄之下。公元 1259年,蒙古大将乌兰哈达 率兵从茶马古道攻打横山寨, 南宋守将向士璧、刘雄飞奋勇 抵抗,官兵死伤惨重,一代名 城被战火夷为平地。昔日的繁 华在历史的风雨中沉埋了,如 今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在无 言地诉说当年的浩劫。
   引路的村民告诉我们,这 里的荒草地挖下去都是一堆堆 的尸骨,可见当年战斗的惨 烈。这恐怖的景象可能是人们 不敢在这片废墟上建房居住的 原因吧,偌大的遗址只有一间 看守鱼塘的人搭盖的孤房,整 个环境显得格外苍凉。
   虽然是荒草遮掩,但仔细 寻觅,仍然可以辨认出古城的 雄姿。城墙底宽12米,残垣 高约4米。我们在墙基下找到 了许多残砖碎瓦。残砖的块头 约为普通砖的两倍,很可能是 当年的城砖。瓦片也比普通的 瓦硕大厚重。内城方约百米, 东、西、北三面均有护城河, 北面和东面的护城河近年已被 扩宽建成鱼塘。外城因年代久 远,己难确定它的方圆大小。 据田东县地方志办公室黄毓庭 先生介绍,外城方约两三公 里,范围包括百银村现在的上 寨、下寨、银匠三个屯,附近 的十里莲湖可能就是它外城的 护城河。如果这一推测成立的 话,横山寨古城的规模就相当 宏大了。
   横山寨靠近右江河边,在 宋代是著名的水陆交通枢纽, 河对面就是直通德保县前往大 理的古道。河边有百米长的繁 华码头,但是当年的码头石阶 已无踪影。我们沿河搜寻,只 找到了残留的护坡石块,依稀 可辨认出古码头的轮廓。据当 地的群众反映,右江南岸的白 马屯还完整地保存着当年的古 码头,古代的商队马帮就是在 那里过河到横山寨的。
   横山寨古城遗址除了 1982年广西文物调查队做过 田野调查外,还没有进行过考 古挖掘,废墟下埋有什么珍贵 文物无法推测。但是笔者在草 丛中随意翻找,宋代的青瓷碎 片随处可见。
   虽然横山寨昔日的繁华已 逝,可是那灿烂的古市文化却 在田东县代代相传。就在横山 寨焚毁不久,一个和横山寨相 似的城镇──平马镇又在废墟 旁崛起,直至明清两代,平马 镇乃是右江流域最繁华的集 市。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